玉溪日报 玉溪网        玉溪+    
版面大图 上一版    下一版
  2024-06-07   A04版:四版 往期回顾 搜索 返回列表
玉溪警航:“飞”出平安新战力
作者: 来源:玉溪日报 字数:2529
     在玉溪市公安局巡特警支队训练场,教官和队员们正开展无人机专项训练和设备维护。通讯员 李仁培 摄
    无人机用于交通安保。通讯员 王绍格 摄
    5月30日,《人民日报》以《云南玉溪市拓展警用无人机应用场景》为题刊发文章,报道玉溪市公安局在统筹建立“高低搭配、功能互补、符合实战”的警航装备建设管理体系等方面的经验成效。让我们一同探秘这支鲜为人知的公安队伍——玉溪市公安局巡特警支队警务航空大队。

□ 通讯员 王绍格

    近年来,无人机在各领域迅速普及,昔日的高端科技产品飞入寻常百姓家,其应用前景也被社会普遍看好。为牢牢掌握警务制空权,玉溪市公安局敢为人先,于2021年4月明确由巡特警支队四大队承担警航工作,并以警用航空建设应用为突破口,积极推动构建多维度、易协同的警务航空立体化合成作战体系。
    和大部分新兴行业起步发展所经历的一样,曾经的玉溪警航只有3名“新兵蛋子”和1架老款无人机,一切都是从零开始……

他们这样讲象群故事
   “接省级安全防范工作指挥部指令,你们4名党员特警组成无人机监测组,跟随指挥部执行象群监测任务,目标只有一个:人象平安!”2021年5月25日,北移亚洲象群迈进玉溪市峨山县后,刚成立一个月的警务航空大队就接下了个“硬活”。大家的第一感觉是“极具挑战、难度不小”。但监测组没有丝毫迟疑,简单整备后,组长罗家全和战友便踏上了对亚洲象的空中监测之旅,这一去就是44天。
   “我们已经尽可能按照最坏的情况做准备了,但现实的残酷还是超越了我们的预想。”罗家全这样介绍当时的情形。
    天上,队员要时刻监测象群移动轨迹,还要密切关注无人机的电池续航和传输信号;地上,山高林密、地形复杂,且时常伴随暴雨、大雾等极端天气,这一系列客观情形决定了无人机监测组只能在山林中穿梭,其中也不乏突发情况的火速转场。
    象群途经地大多是干热河谷地带,队员们只能频繁用冷水洗脸降温防暑。干热河谷的蚊虫叮咬也十分要命,队员们全身洒上花露水,甚至把蚊香盒挂在腰带上,依然抵挡不住蚊虫攻击,所有队员身上都留下了蚊虫叮咬后的肿块和疤痕。
   “飞着飞着就没信号了,遥控、图传全无,只能开着车去追无人机,好几次险些坠机。”队员李靖宇回忆说,“有时为了向指挥部回传象群坐标,只能一只手开车,一只手举着手机找信号。天气炎热潮湿,背上长了湿疹奇痒无比,山里的蚊子太毒了,隔着衣服还能咬。”
    这趟艰辛的旅程随着象群南下离开元江县而接近尾声。在长达44天的监测任务中,玉溪警航创造了起降1125架次、飞行348航时、采集回传坐标2026次且“零失误”“零坠机”的佳绩。创造了“停桨不停机”8秒复飞纪录,为指挥部研判预警、投食引导和疏散群众提供了决策依据,实现了“人象平安”目标。为央视新闻直播保障信号、拍摄素材,向全世界关注北移亚洲象群的网友呈现了有趣的“象群故事”。他们在执飞期间拍摄的《野生亚洲象群美图》入列2021中国正能量“五个一百”网络精品“十佳精品”。

他们这样打造现代警航
    如何科学、高效开展警航工作?如何规范执行每一次执飞任务?经过亚洲象群监测实战实践,玉溪警航工作负责人罗家全心里有了答案。
   “安全是第一前提,我们要确保人员安全、设备安全、数据安全、勤务安全。规范的操作和流程也不能少,我们需要强化训练,同时用制度来规范我们的勤务。”罗家全介绍。
    刚结束象群监测回来的罗家全马不停蹄,迅速研究起草警用无人机任务派遣机制、警用无人机工作规范等,对警航职责、任务审批、飞行报备、日常训练、保养维护等制定了统一标准。很快,玉溪市公安局在全省率先下发加强警用无人驾驶航空器管理使用的规范性文件,同时制定出台了警用无人机装备建设三年规划,统筹建立起“高低搭配、功能互补、符合实战”的警航装备建设管理体系。
    走进警航装备库,对比队伍刚组建时的“捉襟见肘”,这里已经配备了具有搜索、追踪、侦查、应急救援、多维建模等功能的警用无人机、训练机等81架(套)。
    除了制度保障和装备保障,玉溪警航的人才梯队培养也取得了可喜成绩。多年来,玉溪警航根据基层需求和实战需要,积极探索“常态化、专业化、实战化”基层警航人才培养模式。通过考试严格选拔专业飞手入库,实行归口管理、跟踪培养和精准调用。
    截至目前,玉溪警航已培养警用无人机部级教官1人、省级教官17人、市级教官21人,自主培训持证飞手89人,教官和飞手已部署到9个县级公安局和相关警种,他们正使用“无人机+警务”模式服务一线实战。

他们这样进行“无人机+警务”
    2023年4月11日,江川区九溪镇突发火情并迅速蔓延,玉溪警航3个机组紧急起飞,除利用无人机实时掌控火场情况回传指挥部外,队员还利用无人机热成像摄像头对过火林区进行地毯式搜索,精准定位余火位置并通报各火场清理组,有效防止了余火复燃。
    云南省第十六届运动会开幕前夕,玉溪警航队员连续加班奋战,首次在大型活动安保中利用无人机三维建模对赛事场馆进行1∶1还原,为指挥部指挥调度提供了数字化、可视化模型。
    除了应急救援和活动安保,玉溪警航在侦查办案、巡逻防控、交通执法、服务民生等领域不断创新应用场景。“在民警进不去、看不到的场合,警用无人机的‘上帝视角’往往能给我们带来惊喜。”罗家全介绍。
    今年“五一”假期,警航队员把“机场”搬到了昆磨高速研和服务区和抚仙湖北岸。“一组巡航、二组待命。”随着遥控指令,一架无人机“噌”地蹿到高空,与路面交警形成“空地一体”的立体巡逻防控,全方位实时监控路面交通情况,准确快速把握车流动态变化,及时调动机动警力有序疏导。
    在玉溪公安基层所队,无人机高效机动的优势也逐渐显现。2023年8月21日,两名上山捡菌的老人迷失山林,由于电话中难以确定具体方位,峨山县公安局巡特警大队果断起飞无人机搜寻。很快,电话便传来老人的喊话:“我看到无人机了,我们就在这边,在这边……”最终,民警通过无人机规划路线成功引导老人走出深山。今年1月,该大队还成功利用无人机提供空中支援,以最快时间锁定1名盗窃嫌疑人并指挥民警实施抓捕。
    累计提供200余次警航支援,参与侦破各类案件36起,抓获嫌疑人96名。“警用无人机还有很大的利用空间,哪个警种有实战需求,我们就升空支援到哪里。”罗家全说。
    眼下,玉溪市公安机关正围绕加快形成和提升新质公安战斗力这一目标,逐步完善“专业+机制+大数据”的新型警务运行模式。作为平安新战力,玉溪警航将继续拓展警务应用场景,积极提升立体化防控能力。
玉溪日报社版权所有  滇ICP备:08100907号-4  滇公网安备:53040202000160号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877-2058846涉未成年人专用举报电话:0877-2058846  举报邮箱:1470154883@qq.com
地址:玉溪市玉兴路120号玉溪日报社  邮编:653100  电话:0877-2058846  传真:0877-2058846
技术支持:玉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