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溪日报 玉溪网        玉溪+    
版面大图 上一版    下一版
  2024-07-15   A03版:三版 往期回顾 搜索 返回列表
“我不是骑车厉害,我只是用行动宣传玉溪”
往返六千公里圆梦珠峰 玉溪小伙骑行宣传家乡
作者: 来源:玉溪日报 字数:2173
     骑行路上。(普金学供图)
    骑行途中受伤,团队紧急处理。(普金学供图)
    骑行途中补充能量。(普金学供图)
    第十天,到达珠峰大本营。(普金学供图)
    7月4日傍晚,玉溪聂耳广场上聚满了前来迎接普金学凯旋的市民,大家拉着横幅、高举照片为普金学加油。本报记者 邓星瑞 史忆康 摄
□ 本报记者 邓星瑞 史忆康

    7月4日傍晚,玉溪聂耳广场上聚满了前来迎接普金学凯旋的市民,有的手捧鲜花,拉开横幅,高举照片为普金学加油;有的三五成群看着手机,时刻关注普金学的骑行直播,期待着他平安归来。22时58分,“普牛、普牛、普牛……”一声声激动人心的呼喊声响起,人群开始沸腾,聂耳广场变成了一片欢乐的海洋。历经20天,骑行6000公里,跨越6座海拔超5000米垭口、16座海拔超4000米高山,往返玉溪—珠峰大本营的玉溪自行车名将普金学胜利归来。

意想不到的“火爆现场”
    普金学在众人的热切期盼中顺利返回家乡玉溪,他身处涌动的人潮之中,稳步朝聂耳铜像的方向走去。欢呼声和祝福声此起彼伏,一句句“欢迎普牛回家”和“普牛最牛”的呼喊声在人群中回荡。
   “没想到会有那么多人自发来到聂耳广场欢迎我回来,大家喊着我的名字,簇拥着欢迎我回家,以前当运动员拿奖牌时都没有这一刻感动。”普金学说。
    在迎接普金学凯旋的人群中,一个瘦小的身影格外引人注目,他便是普金学的父亲——普文福。7月4日下午6点,普文福带着家人早早地来到了聂耳广场,他们踮起脚尖,目光穿透人群,期待着儿子归来。从出发的那一刻,普文福就开始关注儿子的直播,每一刻的行程都牵动着他的心。
   “我最大的愿望就是他能平安回来!”普文福不止一次对周围的人说。
    迎接普金学的人群中,白晓娟和她的小伙伴们手举鲜花不断挥舞,她们是普金学的同乡,都来自红塔区洛河乡。她们以这种方式,向普金学表达崇敬之情。
    张蓉是普金学的忠实粉丝,她从普金学出发的第一天起就一直关注着他的直播。每当普金学开播,她都会毫不犹豫地点赞。她见证了普金学在旅途中遭遇的种种困难,但普金学从未放弃过,这种精神让她深感敬佩。为了表达她的支持和祝福,她还特意为普金学和他的团队成员带来了22瓶牛奶。
    普金学的归来不仅让亲友和粉丝们感到欣喜,也让他感到无比的自豪和满足,他用行动赢得了众人的尊重和赞誉。

充满艰辛与挑战的骑行路
    20天往返6000公里,普金学的骑行之旅充满了艰辛与挑战:不仅要克服高海拔的缺氧环境,经历狂风、暴雨以及泥石流、山体滑坡导致的道路堵塞,还要面对爆胎、受伤和被野狗追等种种困难。然而,普金学并没有被挫折击垮,他与团队成员相互扶持,共同度过了一个又一个难关,展现出坚韧不拔的精神力量。
   “我觉得这就是体育精神。大家在我身上看到了永不言弃的信念,看到了坚持不懈克服困难的韧性,看到了面对困难、挑战自我的决心。”出发时,普金学社交平台上仅有2.4万粉丝,但当他骑行归来后,粉丝数量已经涨到了6万多。看到骑行挑战受到了如此多的关注,尤其是激发了玉溪市民对骑行运动的热情,普金学深受感动,骑行路上的一幕幕感人瞬间也浮现在眼前……
    出发的第一天,来自各地的朋友齐聚聂耳广场,为普金学送上真挚的祝福。他们的鼓励像一股股暖流,温暖了普金学的心。途经楚雄时,他偶遇了一名热爱骑行的外卖小哥,他们共同骑行了90公里,其间相互支持、相互鼓励。
    第三天的骑行尤为艰难。普金学面临一段接近60公里的高山爬坡路段,随着海拔的升高,刺骨的寒风和冰冷的雨水无情地袭来,普金学几乎因失温而倒下。他的每一次呼吸都变得异常沉重,每一步都需要巨大的毅力做支撑。然而,他咬紧牙关,心中只有一个信念:向前!幸运的是,途中遇到的善良的牧民向他伸出了援手,一位72岁的老奶奶和她的孙子热情地为他提供了热水与帮助。
    第十天,普金学距离珠峰大本营更近了一步。最后的冲刺阶段,像是一场与命运的决斗。他鼓足勇气,奋力翻越了珠峰108拐。在团队成员的协助与陪伴下,他成功抵达目的地。那一刻,他眼眶湿润,感觉自己离为家乡争光的目标又近了一步。
   
“我不是骑车厉害,我只是用行动宣传玉溪”
    普金学,国内罕见的全能型自行车选手,他在山地车越野骑行领域尤为出色,外号“普牛”。1987年,他出生于玉溪市红塔区洛河乡,自幼便对运动展现出了极高的热情。童年时期,他常常骑着“二八大杠”在山坡上驰骋。
    初中毕业后,他先后在玉溪体育运动学校的摔跤队、自行车队以及云南省自行车队、小轮车队接受训练。凭借出色的天赋和不懈的努力,普金学在骑行比赛中屡获佳绩,家中的两个大木箱装满了他在各级比赛中赢得的奖牌、奖杯和证书。
    离开学校后,普金学对山地车骑行运动的热爱并未减退。2009年9月,他在中国瓦腾·云南玉溪环抚仙湖国际公路自行车赛中,夺得男子78.8公里越野组别冠军。普金学表示:“人生最大的对手是自己,我希望通过骑行挑战珠峰大本营的方式,真正地和自己比一下。”
    2022年5月12日,普金学用时28天3小时10分,成功往返文山至珠峰大本营。基于这次尝试,普金学决定再次挑战自己。“作为玉溪人,我应该从玉溪出发一次。”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普金学积极组建团队,并开始了严格的训练。
    经过长时间的准备和艰苦的训练,普金学以自行车为翼,以梦想为风,身着印着“彩云之南 聂耳故乡 玉溪好在”宣传标语的战服,在团队的协助下,历时20天完成了挑战。
    谈及此次骑行的目的,普金学表示:“骑行挑战珠峰大本营,并不是为了证明我骑车有多厉害,而是希望通过这种方式宣传云南、宣传玉溪。”他认为玉溪气候宜人、植被茂盛,海拔高度也非常适合体育训练。因此他希望通过骑行,将玉溪的美丽和魅力宣传出去,吸引更多的运动员和热爱运动的人来这里训练、比赛,感受玉溪这座活力之城、运动之城。
玉溪日报社版权所有  滇ICP备:08100907号-4  滇公网安备:53040202000160号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877-2058846涉未成年人专用举报电话:0877-2058846  举报邮箱:1470154883@qq.com
地址:玉溪市玉兴路120号玉溪日报社  邮编:653100  电话:0877-2058846  传真:0877-2058846
技术支持:玉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