疱疹性咽峡炎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以急性发热和咽喉部疱疹为特征的急性传染性疾病,多发于夏季,该病传染性强,多见于6岁以下学龄前儿童,但中小学生甚至成人也可能感染。传播途径主要通过消化道、呼吸道、病毒污染的物品传播。日常做好手卫生,防止病从口入是非常重要的。 疱疹性咽峡炎患者通常表现为高热,一部分孩子可能发生高热惊厥。咽喉部疱疹使宝宝吞咽时疼痛,可表现为哭闹、拒食、拒奶、流涎。家长也可以看宝宝咽喉部疱疹,疱疹中心是灰白色的,周围有明显的红晕,1至2天后破溃形成小溃疡,咽痛比较明显。 孩子患上疱疹性咽峡炎的居家护理要点:注意定时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鼓励患儿多饮水,及时更换被汗浸湿的衣服;患儿高热时,应及时退热,退热措施包括药物及物理降温;保持宝宝口腔清洁,饮食选择清淡流质食物。此外,家长需要关注孩子的饮水和饮奶量,如果孩子进食量很少,同时尿量明显减少,哭的时候没有眼泪,不发热时手脚也凉,提示孩子有可能脱水。一旦发现孩子存在上述情况,建议及时就医;患儿用过的玩具、餐具或其他用品应彻底消毒。一般常用含氯的消毒液浸泡、清水冲洗,或煮沸消毒。 预防疱疹性咽峡炎,要做到以下几点:1.家长及孩子都要勤洗手,注意卫生清洁。2.居家时勤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3.儿童玩具、餐具定期消毒。4.注意吃熟食,不喝生水。5.该病高发季节,尽量不带儿童到人群密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6.不与患儿共用玩具。7.保持充足睡眠,加强体育锻炼,提高自身免疫力。 (来源:健康中国微信公众号 作者:刘琳琳 刘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