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溪日报 玉溪网        玉溪+    
版面大图 上一版    下一版
  2024-08-06   A04版:四版 往期回顾 搜索 返回列表
一把发剪“理”和谐
—— 记戛洒派出所社区民警王舜生
作者: 来源:玉溪日报 字数:1383
     王舜生为群众理发。
□ 通讯员 李鑫雨 文/图

    来到新平县戛洒镇曼哈社区,要问群众“最熟悉的干部是谁”,大家都会提到王舜生这个名字。王舜生曾是一名军人,退役后通过考试投身警队,先后在新平县公安局者竜派出所、戛洒派出所、桂山派出所以及刑侦大队工作。
    作为社区民警,王舜生工作的曼哈社区聚居着彝族、傣族、哈尼族、拉祜族等少数民族。一开始,王舜生不会这里的少数民族语言,与当地群众还不熟络,这影响了社区工作的进一步开展,怎么办?
    王舜生深知“管理管理,不管不理,不管群众事,群众自不愿理你”。只有关心群众需求,才能走进他们的生活。让群众关系迅速破冰,成为王舜生当时工作的第一目标。
    王舜生在部队练就了强健的体魄和坚定的意志,并学会了一门在他入警后的日子里深受社区群众欢迎的手艺——理发。在部队,战友亲如兄弟,闲暇时大家相互理发,哪怕是只打过照面的战友,理过一次头发,大家话话家常,关系一下子就近了。脑海中战友的笑脸与群众朴素的面庞渐渐交织在一起。就借理发这一技之长试试看吧,为群众免费理发,听听群众的心声,王舜生立马行动。
    刚开始理发时,群众出于好奇聚集于此,慢慢地,大家被他中气十足的嗓音吸引,纷纷围坐一旁,这就是王舜生想要的“舞台”。
    他边为群众理发边话家常,听到群众说孩子们放暑假回来了,他就说:“最近天气热,要告诉家里小孩不要独自出门游泳,容易溺水。”听到群众说最近换了新手机,他会说:“天上不会掉馅饼,要多防范陌生电话,上网不乱看不乱玩,让转账赶紧跑,电信诈骗、网络诈骗多得是。”听到群众说农忙,他还说:“关好自己的门,管好自己的人,做好自己的事。出门锁好门防盗窃,不要因为小纠纷和人起冲突,邻里和睦最重要。”
    在社区,群众用最朴素的语言口口相传王舜生为大家做的许多小事。时间一长,群众都把王舜生当成自家人,甚至会在理发时主动说起村里的近况。听出一些纠纷苗头后,王舜生边理发边开导群众多包容多理解,随后面对面劝导引导,许多矛盾就这样化解了。
    一对开诊所的父子,因为儿子网购问题发生矛盾,双方性格执拗,互不相让,闹到了要断绝父子关系的地步,家人劝说也无法缓和。王舜生听闻这件事并不惊慌,原来父子俩都是王舜生理过发的“老熟人”了,这对父子的犟脾气他了然于心,他为父子俩做思想工作,以情理打动人心。一段时日后,那对父子和好如初。
    用理发搭建对话平台,走近群众,帮助群众,这是王舜生在曼哈社区践行的“枫桥经验”。
    在近三年的时间里,王舜生先后为千余名群众理过发。随着剪刀的上下翻飞,一缕缕发丝悄然落地,安全的种子也在群众的心中发芽。
   “现在社区里大多是留守的孩子和老人,无论是理发还是家访,目的就是走近大家,得到大家的信任。”王舜生介绍说。除了了解社情民意,王舜生还积极宣传交通、反诈、防溺水、防校园欺凌等安全知识,引导大家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涉及切身利益的矛盾和问题。
   “我能做的就是尽自己的绵薄之力,从方方面面服务群众。”王舜生为人民服务的初心不局限于一身橄榄绿的军装,更不局限于公安蓝之下的警种之分。解决赶集日的交通堵塞、多次下水救助溺水人员、帮助有困难的群众,这些是作为社区民警的王舜生的工作日常。
    从部队到警队,环境变了、制服变了,不变的是军民鱼水情的延续和为人民服务的初心。那个步履稍显蹒跚的身影又走在探访群众的山路上了,他紧紧攥着装满理发工具的小包,似乎很爱那套工具,但其实他更爱的是在等他到来的群众。
玉溪日报社版权所有  滇ICP备:08100907号-4  滇公网安备:53040202000160号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877-2058846涉未成年人专用举报电话:0877-2058846  举报邮箱:1470154883@qq.com
地址:玉溪市玉兴路120号玉溪日报社  邮编:653100  电话:0877-2058846  传真:0877-2058846
技术支持:玉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