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李丹/文 通讯员 吴炫贤/图
“地震来了应该怎么做?”“GPS的完整表述是什么?”9月21日,在中心城区聂耳广场举行的第21个全国科普日暨2024年全国科普日玉溪市主场活动中,科普知识有奖问答格外受青少年欢迎。同样受欢迎的还有各类科学小实验,孩子们认真聆听志愿者讲解原理,还通过亲身体验,感受科学的趣味和魅力。 活动当天,各类科普展示活动吸引了广大青少年和市民驻足观看,并参与其中。今年的科普日集中活动从9月21日持续至25日,并将贯穿全年,通过开展各类科普活动,进一步普及科学知识,助力提高全民科学素质,增强不同人群的科学意识,激发群众讲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的热情。
科普活动点燃全民参与热情 这是一堂养生小课堂。活动现场,专业医生为市民测血压、血糖,讲解常见疾病的预防与治疗、健康生活方式的养成等知识;设置科普展板,以图文并茂的方式展示健康饮食、合理运动、心理健康等内容;向市民发放健康科普手册,方便市民随时查阅。 这是一场好看、好玩的科技盛宴。通过无人机、车辆模型、航海模型的展示,让观众全方位体验现代科技带来的无限可能性,既是一场视觉盛宴,更是科技与生活紧密结合的生动呈现。 这是一次对绿色生活的启蒙。活动现场,新鲜种植带着泥土的蔬菜和新品种鲜花、特有土著鱼等应有尽有。宣传展板前,专业技术人员现场讲解,将绿色、生态、可持续的理念传播给每一位受众。 玉溪师范学院师生带来的水火箭等各类小实验展区前围满了孩子,物理专业学生朱伟阳一边跟排起长队的孩子们讲述水火箭等各类实验的原理,一边帮助孩子们上手体验实验乐趣。他说:“希望通过这种科普形式,让孩子加深对物理原理的了解,培养孩子对物理的兴趣。” “这些小实验都太神奇了。有的小实验我在网上看到过,今天第一次动手做,在玩的过程中新知识就进入了脑子里。”玉溪师院附中的学生张宇灿说,他和同学杨朔祎带着新奇,几乎体验了现场每一个小实验。杨朔祎说:“我刚刚去体验了测心跳频率的机器,发现我的心跳频率和其他同学的都不一样,这让我感受到了生命的奇妙,也对这种‘不一样’的结果感到好奇,回去我要问问我爸爸知不知道相关原理,请他再给我讲讲。” “今天的活动太有意思了,学到了很多课本上没有的知识。我自己动手做了大象牙膏等小实验,还通过显微镜观察到了洋葱表皮细胞。”玉溪聂耳小学的学生孙鹤匀说道。 玉溪第四小学的学生王欣怡说:“今天我参加了风力发电模拟龙卷风、空气炮等实验,这些实验‘跃出’了课本,让我印象非常深刻。我发现生活中藏着很多小实验、小科学,我要当生活的观察家,多看多学习,还要把我发现的‘神奇’讲给我的朋友和家人听。”
播撒科学的种子 “感兴趣的可以过来自己动手试一试!”玉溪松鼠教育科技有限公司讲师张仟鼓励孩子们踊跃加入科学实验中,她说:“借助今天科普日的活动,我们把坚果科学实验室搬到了活动现场,希望通过这些小实验,在孩子们心中种下爱科学、学科学的种子。” “我们每年都参加科普日的展示活动。今年带来了我们繁育的锦鲤和玉溪土著鱼——抗浪鱼1000多条,才一个多小时就送完了。”玉溪农业职业技术学院科创部教师杨锁柱表示,学校还特意把荣获第十届全国青年科普创新实验暨作品大赛云南赛区创意作品——人机协作(大学组)一等奖的“智慧蘑菇屋”带到了现场。“‘智慧蘑菇屋’利用先进科技打造智能食用菌栽培系统,有效提高食用菌栽培成活率及产量。希望大家能看到我们学校成绩的同时,更多了解科技改变生活、科技助力生产的鲜活案例,也希望与大家进一步交流、探索,一起共享科技成果。” 玉溪市科技模型运动协会教练杨昕逾说:“今年科普日活动氛围浓烈,参展方很多,参展的项目更丰富了,还增加了很多让大家参与互动的小实验、小科普项目。我看到现场很多市民领取蔬菜苗回家培育,这个活动切实把科普知识送进了千家万户。”他表示,作为参展方,他们带来了很多航空、航海微缩模型,以科普的形式让大家了解运动原理,以及国家在航空、航海领域取得的伟大成就。 助力构建社会化科普大格局 “全国科普日活动是一项集群众性、普惠性、示范性为一体的科普宣传活动,活动以丰富的内容、多元的方式、扎实的成效和鲜明的特色,得到了社会各界和广大群众的青睐,已成为我市重要的科普宣传品牌。”玉溪市科学技术协会相关负责人介绍,随着2024年全国科普日玉溪市主场活动的启动,各县(市、区)将陆续开展相关科普活动,如由市科协组织、相关部门共同参与的科普大篷车联合“五进”活动及科普教育基地开放日宣传活动等。 玉溪是国家创新型城市,一直以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公民科学素质的提升,把科学普及放在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推动科普工作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各环节。全市科普组织体系不断健全,社会化大科普工作格局加快形成,科普工作取得了长足发展。 今年,全市青少年科学素质提升活动丰富多彩。上半年,全市各中小学校开展互动型科普实验500余场次,14万余名中小学生积极参与;玉溪市青少年宫科技启蒙厅等科普类展馆全年免费参观人数达1.5万余人次;开展2024年“行走红塔”研学旅行暨“馆校合作”共建共育活动,7所中小学校的7000余名师生参与;开展防震减灾应急知识讲座、应急演练,8万多名师生参加。 同时,持续提升农民、产业工人、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科学素质,积极开展各类农业技术培训、职工技术创新活动及科普知识培训。 当前,全市各级各部门不断强化科普理念和实践创新,聚焦“四个面向”,瞄准“五大人群”,紧扣今年“提升全民科学素质,协力建设科技强国”的活动主题,突出群众性、参与性和互动性,积极打造科普新模式、新场景,促进线上线下深度融合,以优质丰富的内容和喜闻乐见的形式,广泛传播科学知识、弘扬科学家精神,让讲科学、爱科学、用科学在社会蔚然成风,以科技创新赋能玉溪高质量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