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溪日报 玉溪网        玉溪+    
版面大图 上一版    下一版
  2024-10-10   A05版:五版 往期回顾 搜索 返回列表
向“新”前行 以“质”增效
触摸玉溪制造新质生产力的脉动
作者: 来源:玉溪日报 字数:5088
     云南易门大椿树水泥有限责任公司实现生产管理全程智能化。
    云南滇雪粮油有限公司智能化控制年加工15万吨食用油生产线。
    贵研资源(易门)有限公司生产车间。
    云南太标集团数控机床。
    赛灵药业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生产车间。
□ 本报记者 唐雯霖/文 曾永洪/图
 
    云南太标集团和玉溪锦福智能设备有限公司在第八届中国铸造节上捧起了“优质铸造金奖”。云南易门大椿树水泥有限责任公司安装数字引擎,推动制造效率变革、质量变革、动能变革。贵研资源(易门)有限公司和贵研工业催化剂(云南)有限公司携手专攻“卡脖子”,发力“填空白”,构建贵金属二次资源循环利用产业链。
    一个个生动场景和案例,展现出玉溪制造正在催生新质生产力,迈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和价值链中高端。
    成立市委工业工作委员会,建立制造业全产业链专班工作机制,确立链式思维,实施纵队作战,推动产业创新发展要素高效配置。构建“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体系,建立玉溪高新区科技创新联合专项,不断提升科技创新投入质效。布局发展“两壮两新”产业,聚力全链打造卷烟及配套、绿色钢铁、新能源电池、生物医药产业集群。
    一项项改革创新,展现出玉溪制造立足高质量发展,不断增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内生动力。
    触摸玉溪制造新质生产力,如同一个新生的婴儿,尽管幼小娇嫩,但是婴啼洪亮,发出了以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向“新”前行,以“质”增效的强音。
    
传统产业高端跃进 新兴产业加速布局
    如果说烟尘弥漫、“傻大黑粗”是传统铸造的形象定格,而今走进云南太标集团,呈现在眼前的则是另一番景象。3D砂芯打印取代人工铸模,无人化生产线取代单机单人生产,恒温精密加工提升产品品质,智能化控制催生制造“蝶变”。
    云南太标集团运营总监白云珠介绍,在制造“蝶变”中,企业实现了按用户需求定制化生产和提供售后技术服务。近400个机型快速研发量产,研发周期缩短48.5%,生产成本下降6.14%,效率提升10%,产品加工精度和合格率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云南太标集团是玉溪创新赋能制造升级的一个缩影。更多的行业龙头企业正立足创新驱动孕育新质生产力,推动玉溪传统制造向高端化跃进。
    全省首条规模化雪茄烟叶发酵生产线持续释放产能,玉溪卷烟厂就地技改项目投产在即,卷烟及配套企业加快“二次创业”步伐。玉溪聚力打造国内烟草及配套产业重要聚集地和中式卷烟高端烟叶原料供给典范,全产业链重塑烟草新优势的步伐坚定有力。
    在转型升级产能置换中,云南玉溪玉昆钢铁集团有限公司和云南玉溪仙福钢铁(集团)有限公司涅槃重生。正大管业年产260万吨焊接钢管、神龙新材年产200万吨金属基复合材料、友发方圆年产200万吨钢管等项目落地,玉溪全力推进绿色钢铁延链、补链、强链。
    以云南猫哆哩集团食品有限责任公司和云南滇雪粮油有限公司为代表的一批绿色食品加工企业立足特色资源优势,建设现代生产体系,构建品牌建设体系,布局产业创新链,竞相发力扩规模、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
    与此同时,玉溪制造正顺应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趋势,大力推进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两业融合”,精准对接需求,高效提升效率,持续增强制造业核心竞争力。
    随着荣获云南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的“新型肺炎链球菌系列疫苗的研发及重大产业化”项目的实施,进一步推动玉溪沃森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迈向世界级疫苗生产企业,强劲玉溪生物医药产业创新前行动力。
    参与项目研究的玉溪沃森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施競介绍,项目实施最大的成果是成功研发出我国首款、全球第二款获批上市的13价肺炎球菌多糖结合疫苗,打破了美国疫苗巨头对全球婴幼儿肺炎疫苗的垄断。
    玉溪沃森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成为玉溪大力培育新兴产业的一个典型。更多的企业聚焦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推动玉溪制造向“新”前行。
    玉溪沃森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玉溪九洲生物技术有限责任公司、赛灵药业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一批生物医药企业科研项目产业化步伐加快。玉溪围绕生物技术药、中药民族药、仿制药、天然健康产品四大重点领域,聚力推动生物医药产业实现新突破,打造全省生物医药产业新高地。
    坤天锂电池负极材料、烨阳纳米磷酸铁锂正极材料、亿纬动力储能电池、丰元锂电池高能正极材料、恩捷锂电池隔膜等项目落地。玉溪坚定信心,认准方向,着力构建“资源—材料—电芯—电池—应用—回收利用”的新能源电池全产业链。
    处于新旧动能转换突破期的玉溪制造正聚焦培育壮大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绿色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布局未来产业,实现增长动能转换和发展质量提升。
    
数字赋能创新发展 绿色转型步伐加快
    走进云南易门大椿树水泥有限责任公司,鲜艳的花、繁茂的树、翠绿的草让这里成为一座花园式工厂;数据采集、智能控制、无人化验让这里成为一座智慧工厂。公司总经理张国华介绍,基于专用5G网络支撑,采用新一代信息技术,集合生产管理、供应链管理、窑磨专家优化控制、AI视频安全监测、自动化化验等多个系统,企业实现了生产管理全程智能化。
    云南易门大椿树水泥有限责任公司成为玉溪产业数字化的样板。越来越多的玉溪企业正释放数字动能,驱动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引发生产方式、消费方式、管理方式的深刻变革。
    玉溪大红山矿业有限公司入选全省数字化转型标杆企业,云南猫哆哩集团食品有限责任公司入选全省工业互联网“三化”改造试点示范企业,云南太标集团入选全省首批5G融合应用标杆示范企业,玉溪卷烟厂入选全省人工智能示范企业……玉溪制造业正热情拥抱数字浪潮。
   “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在数控机床领域的应用”入列工信部全国试点示范项目,云南正成工精密机械有限公司“数控机床全产业链智能运营管理平台”入选国家工业互联网平台创新领航应用案例,云南易门大椿树水泥有限责任公司智能化工厂成为云南省唯一入选全国50户2023年建材工业智能制造数字转型典型案例,玉溪制造业正扬帆逐浪驶向“数字蓝海”。
    持续推进工业互联网三年行动计划,玉溪基本形成以网络为基础、节点为中枢、数据为要素、安全为保障的工业互联网功能体系。围绕数字化支撑企业安全生产、提质增效、节能降耗三大目标,以典型示范应用场景为引领,玉溪大力推进企业数字化转型,赋能新型工业化和“两壮两新”产业创新发展。
    易门铜业有限公司破解了复杂铜资源高效清洁开发利用世界性难题,实现了产业绿色发展核心关键技术的战略性突破和颠覆性创新,入列国家级“绿色工厂”,多项技术创新成果获得中国有色金属工业科学技术奖。
    企业技术中心副主任伏彦雄介绍,成果转化应用5年来,实现了熔炼炉运行周期由3天提升至47天,超过国内平均水平40天。实现277.83万吨复杂铜精矿清洁利用,节能超过5.54万吨标准煤,二氧化碳减排量27.22万吨。
    易门铜业有限公司是玉溪制造绿色转型的典型。更多企业正应用先进装备和工艺技术,加大节能减排力度,提升资源综合利用率,让绿色始终成为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底色。
    通过实施转型升级产能置换,云南玉溪玉昆钢铁集团有限公司对标国家行业超低排放要求,应用先进装备技术,减少能耗和排放;建设余能余热发电站,实现余能余热回收利用;建设资源回收利用系统,实现固体废料回收综合利用。
   “见烟必消、见尘必除、见火必灭、见水必收、见废必用。”云南江磷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关闭污染的窗户,敞开绿色的大门,不断注入低碳、绿色、高质量的发展基因,入列国家第五批绿色工厂。
    处于新旧动能转换突破期的玉溪制造正加快推进数字化转型和大力发展智能制造,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加快制造高端化智能化进程。正积极稳妥推动工业绿色低碳发展,围绕深入实施工业领域碳达峰行动,大力推行绿色制造,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效率和清洁生产水平,构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绿色生产体系。
    
产业链供应链增韧性 产业集群雏形初显
    云南滇雪粮油有限公司董事长刘军介绍,企业在全省建成40万亩油菜种植基地,全省首家推出高油酸菜籽油,全国首家推出高维生素E菜籽油。高质量的原料供应体系,为打造一流食用油加工企业提供了有力支撑。
    当云南滇雪粮油有限公司立足全省,加大原料基地建设,构建高质量原料保障体系时,玉溪制造正聚焦产业发展安全战略需求,着力强化“两壮两新”产业供应链建设。
    巩固提升烟叶基础优势,稳定烟区、烟田、烟农,打造全国最优“第一车间”,构建烟叶绿色生产新体系,确保核心品牌原料安全,为重塑玉溪卷烟新优势提供有力支撑。
    连接中老铁路的专用线延伸进云南绿色钢城,一批管材、板材加工项目落地,面向国内国外聚集资源,支撑玉溪绿色钢铁高质量发展的产业链和供应链体系正在快速建立。
    加快世界级锂矿资源开发步伐,玉溪全力把资源优势尽快转化为产业优势,吸引一众行业龙头或隐形冠军企业如约而至,加快建设国内一流的新能源电池产业基地。
    全市建成中药材产业适度规模种植基地490个,建成年供应130万只SPF级实验动物养殖基地,为玉溪生物医药产业创新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云南昆钢耐磨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高炳臣自豪地说,企业研发量产合金铸造贝氏体大型半自磨机耐磨衬板,突破高强韧铸造耐磨衬板生产技术,打破国外技术壁垒,产品在国内细分市场领域占有率达到14.5%。 
    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玉溪制造正围绕重点产业、重点领域,搭建创新平台,聚集创新资源,实施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提升科技自立自强水平,增强产业链自主可控能力。
    聚焦贵金属催化剂和贵金属二次资源循环利用,突破多项“卡脖子”技术,填补多项国内产品空白;聚焦磷资源深度开发利用,大力发展精细磷化工,成为国内磷系阻燃剂、高纯磷酸产品和电子级磷酸的重要产地;聚焦推动工业母机制造走向高端化,建成检测试验中心,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包括加热烟草芯材生产工艺及设备、工业数字孪生与智能化关键技术研究、5G+智慧管道工业互联网平台研发等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取得突破性进展。
    在补链、延链、强链、稳链,不断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实施产业基础再造的同时,玉溪以8大产业园区为“主战场”,加快调整优化产业布局,促进产业高端化、特色化、集群化发展,打造具有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产业集群。
    玉溪高新区成为全市卷烟及配套、生物医药大健康、新能源电池和绿色食品制造聚集地;云南新平产业园区成为全省重要的钢铁制造聚集地;云南通海产业园区成为全省重要的五金机电制造聚集地;云南易门产业园区成为中国重要的稀贵金属产业基地;云南红塔产业园区研和数控产业园入列国家级特色产业园区、省级数控装备高新技术产业基地、省级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
    随着制造业全产业链专班拓展深化,玉溪正致力于营造良好的创新生态和营商环境,加大政策支持力度,释放技术、人才、土地、能源、金融、制度、数据等创新要素配置潜能,促进“科技—产业—金融”深度融合,实现产业链与要素链协同互通。玉溪正以科技创新为主导,全要素提升生产率,加快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实现卷烟及配套、绿色钢铁两大支柱产业,新能源电池、生物医药两大新兴产业的集群化高质量发展。

短  评
玉溪制造亟待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
□ 雨林

    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玉溪制造亟待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向“新”前行,以“质”增效,才能迈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和价值链中高端。
    新质生产力是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而催生的当代先进生产力。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是顺应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必然选择,是构筑新竞合优势和赢得发展主动权的战略选择。
    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玉溪要紧扣“两壮两新”产业,推动传统产业拉动向传统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双轮驱动”转变。通过改造提升卷烟及配套、绿色钢铁“两壮”支柱产业,推动传统产业加快转型升级步伐,迈向价值链中高端。通过发展壮大包括新能源电池、生物医药“两新”新兴产业,培育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增长动能转换和发展质量提升。
    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玉溪要大力推动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不断提升应用现代科技支撑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能力。加快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大力实施企业数字化转型,积极发展智能制造。应用先进节能环保技术,积极稳妥推动工业绿色低碳发展,构建绿色生产体系。“数智”赋能和绿色发展,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生产线发展路径,推动产业发展迈向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
    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玉溪要以科技创新为牵引,不断增强产业链供应链韧性,推动产业集群化发展。积极释放科技创新要素,建设提升科技创新平台,聚集科技创新人才,培养新型劳动者队伍,壮大科技创新主体,着力打造科技创新策源地。建立创新联合体,实施核心关键技术攻关,不断推动产业链供应链优化升级,持续增强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能力。丰富科技产品金融服务体系,促进“科技—产业—金融”深度融合,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助力现代产业体系建设。
玉溪日报社版权所有  滇ICP备:08100907号-4  滇公网安备:53040202000160号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877-2058846涉未成年人专用举报电话:0877-2058846  举报邮箱:1470154883@qq.com
地址:玉溪市玉兴路120号玉溪日报社  邮编:653100  电话:0877-2058846  传真:0877-2058846
技术支持:玉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