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溪日报 玉溪网        玉溪+    
版面大图 上一版    下一版
  2024-12-16   A03版:三版 往期回顾 搜索 返回列表
腊肠香飘 年味渐浓
作者: 来源:玉溪日报 字数:934
     在玉溪市研和振华肉制品有限公司晾晒间,工人检查香肠风干情况,为打包做准备。
□ 本报记者 邓星瑞 史忆康 文/图

    时值冬月,年味渐浓,玉溪中心城区的农贸市场和不少人家的阳台上已经挂起了香肠。12月12日,记者在红塔区研和农贸市场看到,新鲜的猪肉被整齐地摆放在案板上,在阳光下泛着诱人的光泽。市民络绎不绝,他们或低头挑选,或与摊主讨价还价,买好猪肉后便送到香肠加工点,店门口长长的队伍诉说着人们对香肠的热爱与期待。
    研和振华肉制品加工店门口,队伍尤为壮观。麻辣、五香和广味三种口味满足了不同市民的需求。市民将挑选好的猪肉交给加工店,加工店老板会细心地将肉称重、登记,随后把放了作料的猪肉搅拌均匀放入灌肠机,随着机器运转,猪肉缓缓灌入肠衣,饱满圆润的香肠便逐渐成型。店主介绍,随着春节日益临近,灌制香肠的市民数量还会持续攀升。
   “市场内猪肉每市斤12元至14元,香肠加工费4元每市斤,价格实惠,服务也周到。”市民李星星感慨地说,“每年入冬后,我都会来这里灌制香肠。灌制好的香肠不仅自己留一部分,还会送给亲戚朋友,大家一起分享这份美味。”
    如今,随着时代的发展,灌制香肠这一传统技艺也在不断创新与发展。在玉溪市研和振华肉制品有限公司的风干车间里,一排排香肠在现代化的风干设备中缓缓转动,散发着诱人的香气。“我们正在使用的这套设备采用的是风干工艺,这样的工艺不但能让生产不受天气的影响,一年四季都能制作香肠,而且让香肠达到很好的口感。”玉溪市研和振华肉制品有限公司经理严秋说。这些香肠,不仅满足了市民对美食的追求,也成为企业一张亮丽名片,让更多的人能够品尝到这份来自玉溪的美味。
    今年8月,研和振华香肠制作技艺成功入选红塔区第八批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名录;同年9月,研和振华香肠还入选了玉溪市第二届“非遗伴手礼”名单。这些荣誉不仅是对研和振华香肠制作技艺的肯定,更是对云南传统美食文化的传承与发扬。
    寒风中的腊肠香,不仅唤醒了人们对美食的渴望,更勾起了人们对年味的记忆与向往。对于玉溪人来说,香肠不仅仅是一种食物,更是一种文化的象征,它承载着人们对家乡的眷恋与热爱,也见证了时代的变迁与社会的进步。那一串串悬挂在家中的香肠提醒着人们,无论岁月如何流转,对家的思念和对传统的坚守将永远不变。在这个冬日里,让我们一同走进玉溪人的香肠世界,感受那份独特的年味记忆吧。
玉溪日报社版权所有  滇ICP备:08100907号-4  滇公网安备:53040202000160号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877-2058846涉未成年人专用举报电话:0877-2058846  举报邮箱:1470154883@qq.com
地址:玉溪市玉兴路120号玉溪日报社  邮编:653100  电话:0877-2058846  传真:0877-2058846
技术支持:玉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