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教师5年捐资助学15万元 中学时代得到过的无偿援助,温暖了张立继的一生,此后,他无论在何种岗位,一直努力帮助身边的人。在张立继的影响和带动下,妻子、儿子等家庭成员,多年来一直力所能及地助人。1月8日,本报刊发《退休教师张立继夫妇:5年捐资助学15万元》,讲述自2019年起,玉溪师范学院附属中学退休教师张立继、葛贤惠夫妇连续5年定向资助该校困难学生,截至2023年底,累计捐资15万元,受益学生达100人。
用歌声讲好“聂耳和国歌的故事” 玉溪聂耳教师合唱团与玉溪师范学院附属小学童声合唱团师生吟唱的《小雅·鹿鸣》爆火出圈,老师们浑厚有力的合唱配上轻灵清澈的童声朗诵,让这首源自传统经典《诗经》的古诗焕发出全新的生命力,也让合唱这种高雅艺术形式的关注度陡然上升。1月29日,本报刊发《我市以教师专业队伍建设推进学生合唱团发展》,讲述近年来我市以玉溪聂耳教师合唱团为平台,以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推进学生合唱团的建设与发展,带动全市学校加强美育教育,讲好“聂耳和国歌的故事”。2月24日晚,《小雅·鹿鸣》登上央视元宵晚会,纯净的歌声加上精美的服饰和舞蹈动作,令观众耳目一新。
建设绿美城市 擦亮生态底色 2月28日,本报刊发《“口袋公园”扮靓小微空间》,讲述我市按照住房城乡建设部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推动“口袋公园”建设的通知》,紧扣市民出行“300米见绿,500米见园”的目标,统筹利用好城市中的边角地、废弃地、闲置地、绿地等,因地制宜规划建设或者改造了一批“口袋公园”,为市民提供更多方便可达、可观可用的活动绿地。
聚焦中小学生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对于学生成长有重要意义。云南省教育厅公布《2023年云南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典型案例名单》,玉溪市6个案例入选,入选数量居全省各州(市)前列。3月4日,本报刊发《我市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讲述我市聚焦顶层规划、体系建设、基础保障、家校共育等重点,不断推进心理健康教育改革与发展,优化心理健康教育服务模式,筑牢学生心理健康屏障,助力学生快乐学习、健康成长。
照顾病妻20余载 相濡以沫显真情 经当地宣传部门推荐、各级专家评审、公众点赞评议、社会公示等环节,芶大荣入选2023年孝老爱亲“云南好人”。3月13日,本报刊发《照顾病妻20余载 相濡以沫显真情——记2023年孝老爱亲“云南好人”芶大荣》,讲述他二十余年如一日照顾妻子,以顽强实干对抗苦难、战胜困难的故事。11月12日,在2024年第三季度“中国好人榜”发布仪式上,芶大荣被评为孝老爱亲“中国好人”。
“共建书香玉溪 共享现代文明”系列报道 我市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建立健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为不同年龄、职业、需求的市民提供丰富多彩的阅读资源和服务,在第29个“世界读书日”到来之际,4月22日起,本报刊发“共建书香玉溪 共享现代文明”系列报道——《市图书馆:打造传播文化的城市书房》《当阅读成为一种生活方式》《读者一年为玉溪市图书馆选购1839本书》,介绍我市书香玉溪建设成效。
这些暖心故事在玉溪温情上演 本报从5月起开设《在玉溪》专栏,陆续刊发了《用心用情守护我爱的玉溪》《以热爱之名点燃城市烟火气》《临沧小伙在玉溪收获爱情与事业》《跑好科技创新这场接力赛》《让创业的梦想在玉溪照进现实》等报道,通过鲜活的事迹、生动的语言,讲述玉溪人对家乡的热爱和眷恋,外地人在玉溪创业的奋进和坚守,以及在这个城市感受到的温情。展示了玉溪人有情有义,玉溪是个充满烟火气的城市,是一座走了还想再来的城市。
残运会冠军创业开“无声饭店” 5月27日,本报刊发《从跨栏的赛道转向生活的赛道》,讲述原国家队跨栏运动员、残运会冠军罗瑞退役后,在二姐罗娟的帮助下,在玉溪创业开“无声饭店”,累计带动40余名聋哑人就业。从跨栏的赛道转向生活的赛道,罗瑞付出了不一般的努力。
13项措施助力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 为吸引更多高校毕业生返玉留玉就业创业,我市出台《玉溪市2024年高校毕业生“爱玉留玉”就业创业攻坚行动方案》,决定自2024年6月至年底,采取13项措施助力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力争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就业去向落实率位居全省前列。7月1日,本报刊发《玉溪启动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攻坚行动》,详细解读《玉溪市2024年高校毕业生“爱玉留玉”就业创业攻坚行动方案》,为高校毕业生返玉留玉就业创业提供行动指南。
市人民医院收治3例野生菌中毒重症患者 随着野生菌大量上市,吃菌子的人越来越多,野生菌中毒事件也接连发生。7月5日,记者从玉溪市人民医院急诊内科了解到,自6月以来,到该科室就诊的野生菌中毒患者已达171人,其中3例患者因食用疑似鹅膏菌、亚稀褶红菇引起脏器功能损伤入住急诊重症监护室。7月8日,本报刊发《市人民医院收治3例野生菌中毒重症患者》,提醒广大市民野生菌中毒会“潜伏”,还会“假愈”,如果出现中毒症状,一定要及时就医。
黄官夜市爆火的背后 今年6月以来,位于红塔区玉带街道的黄官夜市人气火爆,进场摆摊的经营户达1000余户,高峰时日均客流量达1万余人次。7月10日,本报刊发《黄官夜市爆火的背后》,探访黄官夜市在夜幕下升腾的烟火气,报道了相关部门在整治市容市貌等方面作出的努力。
玉溪小伙用骑行宣传家乡 普金学,红塔区洛河乡人,国内罕见的全能型自行车选手。2022年5月12日,他用时28天3小时10分,成功往返文山至珠峰大本营。2024年6月,他从家乡玉溪出发,挑战往返玉溪至珠峰大本营获得成功。7月15日,本报刊发《往返六千公里圆梦珠峰 玉溪小伙骑行宣传家乡》,讲述了普金学历经20天,骑行6000公里,跨越6座海拔超5000米垭口、16座海拔超4000米高山,往返玉溪至珠峰大本营的骑行故事。
我市开展改善就医感受提升患者体验主题活动 2023年7月,《玉溪市改善就医感受提升患者体验主题活动实施方案》下发,明确用3年时间,将“以病人为中心”的理念贯穿于医疗服务各环节,整体提升医疗服务舒适化、智慧化、数字化水平。8月5日,本报刊发《就医环境更友好 诊疗服务更便捷》,介绍了玉溪市二级及以上公立综合医院、专科医院、中医医院、妇幼保健院和急救中心(站)以解决“关键小事”为切入点,全链条、全覆盖、全程式改善患者就医感受,让“急难愁盼”变“满意答卷”。
皮划艇运动员刘浩巴黎奥运会夺金 8月8日19时,千余名玉溪市民齐聚聂耳广场,同唱国歌,为玉溪籍运动员刘浩呐喊助威。半小时之后,在巴黎奥运会皮划艇静水项目男子500米双人划艇决赛中,刘浩和搭档季博文以1分39秒48的成绩夺冠,为中国体育代表团夺得本届奥运会第26枚金牌。巴黎奥运会期间,本报持续关注玉溪籍运动员刘浩的比赛情况,并讲述了刘浩夺冠背后的拼搏故事。
让濒临灭绝的螺蛳得以继续存活 现年20岁的向泓铨是一名螺蛳爱好者。多年来,他跑遍云南大大小小的湖泊、江河与水库,收集各类螺蛳4000余个,其中大部分螺蛳处于濒临灭绝状态。为让更多人了解这个美丽而又脆弱的物种,向泓铨成功培育出多个极度濒危的螺蛳种类,并取得了多项科研成果。8月21日和26日,本报分别刊发《让濒临灭绝的螺蛳得以继续存活》《将兴趣爱好转化为经济收益》,讲述向泓铨从收集螺蛳、人工繁殖濒危螺蛳到带动当地螺蛳养殖户增收致富的故事。
以爱作桨 助力学生奔赴梦想的星辰大海 在第40个教师节来临之际,9月9日,本报刊发《以爱作桨 助力学生奔赴梦想的星辰大海》,讲述奥运冠军刘浩的启蒙教练、玉溪体育运动学校教师万付玲扎根玉溪30年来,以带好学生为职责和使命,通过言传身教、示范境教,引领学生在皮划艇项目上勇攀高峰,走向更为广阔的发展平台,为玉溪培养和向上输送了一批体育苗子。她以极度的自律、满满的爱和温暖的陪伴,助力学生向上向善。
八旬老人路边昏倒 热心人士出手相助 10月13日,一位八旬老人在路边突然昏倒,玉溪3位市民在街头跪地对其进行心肺复苏的视频,在网上获得众多网友点赞。10月14日,记者来到事发地——红塔区李棋街道李棋社区进行采访,还原了八旬老人路边昏倒,热心人士出手相助的故事。当日,有商户及时拨打120急救电话和110报警电话,也有市场管理员用老人手机联系其亲属,更有陌生女子为老人清理口中异物,还有路过的玉溪市人民医院医生跪地为老人进行心肺复苏……众多热心路人接力施救,展现了强烈的社会责任,也彰显了城市温度。
开展反诈宣传 增强反诈意识 据中国警察协会数据,2024年上半年,诈骗案件占刑事案件的比例上升至60%,其中,绝大部分是电信网络诈骗。针对电诈手法不断翻新的实际,今年以来,本报利用《普法强基在行动》专栏,持续刊发了《警方梳理针对老年人群体的常见诈骗》《玉溪警方提示:“邮寄黄金”是诈骗》《提供银行卡刷流水可办高额度信用卡?》等多篇报道,以鲜活生动的本地案例解析虚假投资理财、刷单返利、邮寄包裹等类型的诈骗手法,提醒市民防范于心、反诈于行,全力守护好自己的“钱袋子”。
用音乐点亮梦想 用合唱宣传玉溪 因为她,不起眼的乡村小学组建了合唱团;因为她,孩子们在音乐中快乐成长;因为她,玉溪合唱加速走进大众视野,她就是玉溪聂耳教师合唱团指挥普海玲。她用音乐传递美育,指引学生唱响音乐之声;她以合唱团为平台,激发更多人对音乐的热爱和追求,推动了山区和民族地区的音乐教育,擦亮了玉溪合唱教育品牌。11月20日,本报刊发《用音乐点亮梦想 用合唱宣传玉溪》,讲述普海玲的故事。
玉溪房地产利好政策叠加“上新” 截至今年12月底,玉溪出台了一系列房地产利好政策,重磅政策“多箭齐发”,释放出强烈的稳增长、稳楼市信号。 7月29日起,我市对公积金政策进行了再优化:一是新增按月提取住房公积金偿还商业银行个人住房贷款业务;二是开展商业银行个人住房贷款转住房公积金个人住房贷款业务;三是上调了住房公积金个人住房贷款最高额度。9月10日,玉溪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优化玉溪市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若干措施》,明确继续执行契税优惠政策,支持和满足首次购房与改善性住房需求。12月1日起,我市住房交易环节契税优惠力度加大。 此外,我市还全面落实了国家最新个人住房贷款政策。 房地产一揽子政策措施落地后,市场预期进一步稳定,有助于释放市场潜在需求,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