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陈佳)近年来,元江县深入学习浙江“千万工程”经验,结合实际探索出“三规”“三建”“三好”工作思路,从制度建设、基础设施、产业发展、公共服务等方面全力推进美丽乡村建设,让农村增“颜值”、提“气质”、升“品质”,农村群众充满获得感和幸福感。 据悉,元江县用好“规划、规则、规范”三把标尺,做优乡村软环境。元江县以规划定格局,全县76个行政村“多规合一”实用性村庄规划已全部完成入库备案,入库率为100%。在以规则促管理方面,全县81个村(社区)村规民约实现“更新迭代”。在以规范优治理方面,在明规则促管理基础上,全县加强人民群众精神文明、文化素质建设,实现从“遵守规则”向“习惯养成”转变。 同时,元江县还通过构建“建基础、建机制、建产业”三种模式,为美丽乡村建设赋能。在夯实基础优环境方面,元江县整合2022年乡村振兴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工程项目和2024年中央财政衔接资金,组织实施自然村污水管网、化粪池、道路修复硬化工程,加快完善村内基础设施建设,全力打造干净、整洁、文明、舒适的美好家园。在健全机制强保障方面,全县从探索建立机制向促进长治长效深化,形成了系统化、规范化、长效化的政策制度,实现村庄从“一时美”到“时时美”转变。在做强产业促发展方面,全县以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基地为抓手,通过提升组织化生产水平、打造区域品牌等措施,发展乡村富民产业。甘庄街道和甘庄社区被认定为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全县12个村(社区)被纳入云南省“一村一品”专业村镇目录。 另外,元江县还聚焦“好在、好用、好发展”三个目标,激活乡村发展动能。在优化人居环境实现“好在”方面,全县加快农村厕所、农村“两污”改建治理,推进绿美乡村建设。目前,全县8个非城关镇镇区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覆盖率达75%,村庄生活污水治理率不断提高,农村卫生户厕、公厕覆盖率分别达80%、100%。截至2024年底,全县成功创建省级美丽村庄2个、市级美丽村庄12个,创建省级绿美乡镇2个、省级绿美村庄2个、市级绿美村庄74个,市级四星级美丽乡村1个、三星级2个。在完善公共服务设施实现“好用”方面,全县统筹推进道路、供水、通信、医疗、教育等设施建设,农村公共服务能力持续提升,全县建成农村公路2889公里,建成5G基站559个,政务代办服务实现村级全覆盖,乡村两级医疗卫生服务实现全覆盖,100%的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服务能力达到国家基本标准。在畅通城乡经济循环实现“好发展”方面,元江县坚持以产业发展带动群众创业增收,持续推进电子商务进农村,推进农业社会化服务,培育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54个,从种植、采收、分拣、包装、销售等全产业链培育高素质农民近2000人,有效打通农业科技服务“最后一公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