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溪日报 玉溪网        玉溪+    
版面大图 上一版    下一版
  2025-02-17   A04版:四版 往期回顾 搜索 返回列表
新时代“枫桥经验”在基层社会治理中的运用探索
——以峨山县富良棚乡为例
作者: 来源:玉溪日报 字数:2531
    
□ 施莹

    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的“神经末梢”。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的工作最坚实的力量支撑在基层,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最突出的矛盾和问题也在基层,必须把抓基层打基础作为长远之计和固本之策,丝毫不能放松。”

做法和成效

    富良棚乡始终把加强党的领导作为贯穿基层社会治理的主线。一是成立平安建设(社会治理现代化)工作领导小组,按照网格化服务管理工作要求,建立乡、村、组三级网格化服务管理体系,划分55个网格区,设置55名网格长、58名网格员,网格员通过“不定期+定期遍访”,摸排管控不漏一人,做到矛盾纠纷隐患早发现、早报告、早调处,有效预防命案发生,增强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二是完善乡、村两级综治中心建设,以党建带群建,充分发挥群团组织、社会组织以及广大群众力量,不断加强部门间信息沟通、资源共享、工作联动。三是一体化推进党群服务中心建设,在硬件建设上突出便捷高效的特点,在服务上融合党建活动、村民议事、便民服务等功能,整合乡、村两级党群服务中心,下发办理服务群众事项清单,增强了党群服务中心领导基层治理、服务基层群众的工作效能。
    富良棚乡不断完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充分发挥德治教化作用,成立“鲁大爹”矛盾纠纷调解室,聚集一批能和彝族群众打成一片的调解能手,强化矛盾纠纷调解力量。依托“鲁大爹”矛盾纠纷调解室的良好基础,2023年7月,富良棚乡按照全面接访、访调联合、“一站式”办理的标准成立了峨山县首个“如家信访窗口”,将平事态、化积怨、解矛盾作为调解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带领彝语调解队以“情”为纽带,以“理”述实情,以“法”解纠纷。成立以来调解矛盾纠纷120多起,辖区内刑事案件发案率同比下降7%,行政案件发案率同比下降42%,真正达到化解矛盾、事了心和的效果,打造了叫得响、信得过的人民调解平台,为平安富良棚、法治富良棚建设作出新的贡献。
    按照推进强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实施数字乡村战略等工作要求,富良棚乡突出党建引领,积极探索智慧乡村建设,依托“多网合一”及“雪亮工程”建设成果,引进技术团队研发打造了集智慧集镇、数字网格、“雪亮工程”、生态环保、森林防火等功能为一体的综合性智慧乡村指挥平台,为交通管理、治安巡查、市场管理、人员管控、森林防火等提供技术支持,服务群众由“被动”转化为“主动”。目前,已在集镇主干道、重要路段、农贸市场等人员密集场所建成四级数字网格摄像头36个,接入五级网格户摄像头500余个,形成全乡55个村民小组全覆盖的监控末端,实现平安乡村建设“全网享受、全域覆盖、全程可控、全时可用”。此外,该系统还可通过摄像头外接音柱设置“汉语+彝语”双语播报,将政策科普、法律知识、安全防范知识等直接推送到群众身边,进一步丰富信息传播形式,实现民生服务提质增效,开启共建共治共享基层“智治”新模式。
    富良棚乡结合普法强基补短板专项行动,立足彝乡实际,建立5支普法队伍。针对彝族人口占全乡总人口98%情况,延伸组建一支青年人才普法队伍、7支农村党员普法队伍、一支彝语普法队伍、一支学生普法队伍、一支社区矫正对象普法队伍,把“彝人”“彝语”“彝情”融入普法宣传,充分发挥富良棚乡彝语调解工作队优势,运用“汉语+彝语”双语开展普法宣传,结合森林防火等重点工作,制作“汉语+彝语”双语宣传音频、标语等,积极开展法治宣传教育,进一步增强群众法治意识。

经验和启示

    富良棚乡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促进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的生动实践,为基层社会治理创新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和启示。
    必须深刻把握党的领导这个“核心”。党建引领是新时代“枫桥经验”的政治灵魂。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是各项事业取得成功的最根本保障。只有进一步加强党的领导,发挥党建统领的政治优势,从整体上进行工作部署,才能确保各方统一思想认识、形成合力,确保政令畅通、政策见效。富良棚乡坚持党建引领,以乡镇党委为领导核心,发挥组织架构和资源整合优势,建立网格化服务管理体系,促进群团组织、社会组织等多方共同发展,形成上下联动、部门协作、有序推进的党建与治理相统一的工作格局,以强大组织力开创基层治理新局面,切实推动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提质增效、聚力赋能,打通了基层治理“神经末梢”,构建了共建共治共享的良好格局。
    必须紧紧依靠人民群众这个“主体”。依靠和发动群众是坚持“枫桥经验”的本质属性,是党的群众路线在基层的生动体现。弘扬新时代“枫桥经验”,必须把群众路线作为一以贯之的灵魂。富良棚乡密切联系群众,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不断壮大网格员队伍,了解民情、集中民智、凝聚民心、维护民利,开展“汉语+彝语”双语宣传,成立“如家信访窗口”及“鲁大爹”矛盾纠纷调解室等,使人民群众的意见建议得到充分表达、智慧力量得以汇聚,发展了基层党组织领导的基层群众自治机制,真正把群众所需、群众所盼和信访所能结合起来,体现了当地党委、政府在矛盾纠纷化解中始终把群众需求摆在第一位置,把群众满意作为第一标准,把群众诉求作为第一信号的工作导向,生动诠释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必须注重用好改革创新这个“手段”。运用好新时代“枫桥经验”,关键在于坚持与时俱进、创新发展,在于迭代升级治理手段。从富良棚乡注重系统集成创新,依托“多网合一”及“雪亮工程”建成一体化智慧平台,从而实现各方协同联动、矛盾纠纷预警、协助考核监督,进一步提升行政效能、激发社会活力的成功经验来看,注重改革创新,推动信息技术与基层治理深度融合,建设信息化支撑的基层治理平台是信息时代推进基层社会治理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实践逻辑和关键动力,为进一步推动基层社会治理,打造社会治理新格局提供了可行性路径。
    必须坚持处早化小这个“原则”。最大限度把问题化解在萌芽、解决在基层,是“枫桥经验”的突出特点。基层是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基层稳则全局安,社会治理的重心必须下移、力量必须下沉、保障必须下倾。富良棚乡通过构建排查、化解、稳控工作闭环,打造矛盾纠纷防控网,有效筑牢了社会和谐稳定的根基。必须完善基层党组织、基层司法部门和社会调解之间的衔接机制,防范风险、化解矛盾,维护群众合法权益,切实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
         (作者单位:峨山县委党校)
玉溪日报社版权所有  滇ICP备:08100907号-4  滇公网安备:53040202000160号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877-2058846涉未成年人专用举报电话:0877-2058846  举报邮箱:1470154883@qq.com
地址:玉溪市玉兴路120号玉溪日报社  邮编:653100  电话:0877-2058846  传真:0877-2058846
技术支持:玉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