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溪日报 玉溪网        玉溪+    
版面大图 上一版    下一版
  2025-04-16   A03版:三版 往期回顾 搜索 返回列表
离土不离乡 就业又兴业
“家门口”的工厂为群众铺就高质量就业路
作者:通讯员赵成杰师颖 来源:玉溪日报 字数:683
    本报讯(通讯员 赵成杰 师颖)近年来,澄江市紧扣乡村振兴战略目标,积极探索产业发展新路径,一批农业基地的建设与发展项目的落地,不仅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更为广大当地群众开辟出一条“离土不离乡、就业又兴业”的高质量就业路,实现了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双赢。
    在龙街街道万海社区蓝莓基地,现场一片繁忙景象。工人们身挎塑料桶,熟练地穿梭在蓝莓丛中,将成熟的蓝莓摘下精准放入小桶。社区居民佘玉冲作为家中的主要劳动力,曾外出务工,但家里的两个孩子和老人仅靠妻子一人照料实在力不从心。现在来到“家门口”的蓝莓基地工作,切实解决了他的后顾之忧。
    龙街街道万海社区蓝莓基地占地面积约124亩,现已建立起“村党总支+村办公司+基地+农户”的联农带农机制,以企带村、村企互动,每年可就近就地吸收劳动力就业2.45万人次以上。当地居民实现从外出务工到“家门口”就业的转变,也实现了挣钱、顾家两不误。
    在海口镇海口社区布草洗涤厂,机器运转正酣。分拣区内,工人们熟练分类整理回收的床单被罩;水洗区的操作工人精准投送、一键启动,大型工业洗衣机高效作业。烘干、折叠、堆码,大家分工明确,各环节紧密衔接、秩序井然。
    布草洗涤厂开业至今,已有30余名当地居民在这里长期就业,旅游旺季,还会增加当地居民的聘用人数,最多可达50人,真正让海口社区居民实现“家门口”就业。
    近年来,澄江市紧紧围绕产业发展谋篇布局,以高质量发展与高质量就业为抓手,推动经济发展与民生保障协同共进。一个个基地的建立与一个个项目的运营,不仅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夯实了基础,也让就近就业的群众“鼓”起了钱包,增强了大家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玉溪日报社版权所有  滇ICP备:08100907号-4  滇公网安备:53040202000160号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877-2058846涉未成年人专用举报电话:0877-2058846  举报邮箱:1470154883@qq.com
地址:玉溪市玉兴路120号玉溪日报社  邮编:653100  电话:0877-2058846  传真:0877-2058846
技术支持:玉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