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溪日报 玉溪网        玉溪+    
版面大图 上一版    下一版
  2025-04-17   A07版:七版 往期回顾 搜索 返回列表
国家特殊教育改革实验区(玉溪市)工作推进会举行
推动特殊教育高质量融合发展
作者: 来源:玉溪日报 字数:1846
     参观学校书画室。
    研讨活动现场。
    课堂教学观摩。
    颁发2024—2025学年“送教上门”教师聘书。
□ 通讯员 张婵娟 文/图
    
    4月11日至12日,国家特殊教育改革实验区(玉溪市)工作推进会暨“聚焦改革与实验 推动特殊教育高质量融合发展”研讨会在玉溪市特殊教育学校(以下简称“玉溪特校”)举行,来自全省各地的特殊教育、融合教育专家学者及一线特殊教育工作者齐聚一堂,了解当前云南省融合教育的实践与探索,共同探讨融合教育开展中的问题和对策,进一步提升教育管理干部的融合教育理念和能力。

共同探讨融合教育发展路径
    会议期间,以“融合教育的云南实践与探索”和“融合教育中的问题及对策”为主题的两个研讨活动相继开展。
    在“融合教育的云南实践与探索”研讨活动中,云南省教育科学研究院科学教育、特殊教育教研员席学荣,昆明学院特殊教育系主任陈晓,昆明市盘龙区培智学校原校长王玉兰,昆明市五华区新萌学校副校长胡华,昆明市盘龙区金实小学校长邓磊,曲靖市特殊教育学校校长余雪波,澄江市凤山小学特教班班主任郑蓉7名融合教育专家学者和一线特殊教育工作者,分别结合自身研究领域和工作实际,分享了融合教育的具体做法、实践路径、教学成果等内容,让与会人员对融合教育有更全面和深入的了解。
    在“融合教育中的问题及对策”研讨活动中,长沙市特殊教育学校校长王磊、楚雄州特殊教育学校校长普桂萍、昆明市盲哑学校校长萧胜南、昭通市特殊教育学校校长訾成勇、元江县教育体育局总督学李福发等专家学者结合实际情况和具体案例,紧紧围绕融合教育面临的融而不合、师资不足、课程体系不完善、政策法规落实不到位等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共同探索推动融合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具体对策和方法,呼吁与会人员行动起来,推动融合教育走深走实。
    参训学员庄秀琴说:“玉溪特校的‘四维驱动’体系、昆明市五华区新萌学校的‘社工支持模式’,为融合教育发展提供了多元路径。我会把此次所学应用到今后的工作中,立足本地实际情况,探索梯度化融合教育模式,通过资源教室建设、师资联动等,推动实现‘特教+普教’双轨协同。”

提升融合教育队伍服务能力
    会议期间,玉溪市特殊教育资源中心(资源教室)2025年业务培训同步开展,旨在提升全市资源教师的特殊教育服务能力,加强普通学校教师的融合教育教学能力,增强巡回指导教师、“送教上门”教师的康复训练、家庭指导、日常管理等“送教上门”服务综合能力。
    长沙市特殊教育学校校长王磊以《“行政+专业”双轮驱动融合教育改革发展》为题,解读国家特殊教育综合改革的背景,围绕融合教育是解答现代化教育困境的重要之策、推动融合教育改革发展的基本路径与策略、深化融合教育改革发展面临的挑战与展望三个方面进行授课,为融合教育发展提供了思路和方向。
    玉溪特校教师段海燕和樊思艳分别以《融合教育背景下随班就读学生的个别化教育》和《读写障碍学生的评估与干预》为题,通过细致的讲解、生动的案例分析和实用工具分享,进一步提升参训教师的沟通交流、心理健康干预、康复技能和实践能力。
    会上,玉溪市教育体育局和玉溪特校为参训学员颁发了学分证书和2024—2025学年“送教上门”教师聘书,并对国家特殊教育改革实验区(玉溪市)工作及2025年融合教育工作要点进行说明,对2025年全市残疾儿童少年招生工作和全市资源中心改造升级工作进行安排部署,对全市“送教上门”工作提出了要求。

“四位驱动”构建特教新生态
    目前,玉溪已形成以市特殊教育学校为龙头、县级特校为骨干、资源中心为补充的特殊教育体系。会上,玉溪特校党支部书记、校长杨进宏以《“四位驱动”构建特教新生态——玉溪市国家特殊教育改革实验区的实践路径》为题,围绕办好一所“幸福特校”——和合共生的教育实践、建强一个资源中心——区域特教的中枢引擎、构建“一盘棋”的发展体系——全域协同的玉溪实践、打造“一张网”管理模式——智慧特教的创新探索四个方面,让与会人员全面了解了玉溪特校在推进融合教育方面开展的各项工作和实践方法。随后,与会人员还参观了玉溪特校的教室、学生宿舍、心理健康教育与指导中心、综合训练室、图书馆,进一步了解学校教育教学方法、课程设置和教学成效等。
    玉溪市教育体育局有关负责人表示,全市教育工作者要以实验区建设为支点,构建融合教育共同体,既要打造“特教集团+普教联盟”的协同育人模式,架起普特融合成长的立交桥,又要以“格外关心、格外关注”的情怀深化融合教育实践。全市特校、资源中心(资源教室)要在课程体系革新、教师专业赋能、社会资源整合上实现突破性进展,让每个特殊儿童享有“从生命尊严守护到人生出彩机遇”的全链条支持服务,为云南省特殊教育普惠发展贡献玉溪力量。
玉溪日报社版权所有  滇ICP备:08100907号-4  滇公网安备:53040202000160号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877-2058846涉未成年人专用举报电话:0877-2058846  举报邮箱:1470154883@qq.com
地址:玉溪市玉兴路120号玉溪日报社  邮编:653100  电话:0877-2058846  传真:0877-2058846
技术支持:玉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