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2025年全市卫生健康工作会议召开,会上发布了今年全市卫生健康重点工作,涉及十大项工作。关于推进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实施紧密型医共体建设、推动资源向基层倾斜、服务人口健康均衡发展、重点民生实事等群众关心的问题,今年准备怎么干?让我们通过十个关键词,一起来看一看。
□ 本报记者 黄思敏 文/图
关键词一:医疗卫生体制改革 统筹推进“12492”工程 今年,我市将持续推进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以公立医院改革与高质量发展示范项目为重点,统筹推进“12492”工程(争创1个省级区域医疗中心、提升2个城市医疗集团学科专科能力、建设4个重点疾病诊疗中心、推进9个县域医共体服务能力建设、构建院前急救和慢病管理2个一体化服务体系),全力推进公改项目在走深、落实、落细、见实效上下功夫。玉溪市中山医院坚持“大专科、小综合”发展思路,把服务质量“提起来”,让外转患者“留下来”,把周边患者“吸引来”,建成人民群众期盼的好医院。 关注疾病谱变化,主动适应老龄化、少子化带来的慢性病及康复、护理、精神卫生需求增加等问题,引导医疗资源向急需领域合理流动。协同医保部门动态调价,构建以服务能力为核心的收费机制,力争全市医疗机构的医疗服务收入2025年占比达到40%以上。严厉打击非法行医和医疗违法行为,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和安全水平。
关键词二:医共体建设 远程诊断中心覆盖80%以上乡镇卫生院 今年,持续高标准推进紧密型医共体建设,全市9个县域医共体要持续巩固建设成效,县域医疗服务能力从“强县级”向“强县域”转变。探索县级妇幼保健院与县域医共体融合发展,做强资源共享“五大中心”(医学检验、医学影像、心电诊断、病理诊断、消毒供应),推动医疗资源下沉和同质化。健全完善药品供应保障机制,探索实施县域医共体耗材供应链改革,加快建设县域医共体“云医院”前置审方中心,中心药房建设率达到50%以上。 推进医疗卫生强基工程,通过“拆、改、扩、并、建”解决乡镇卫生院业务用房不足和危房问题,融合资源共享“五大中心”,拓展“分布式检查、集中式诊断”覆盖面,医学影像远程诊断中心覆盖80%以上的乡镇卫生院。持续推进“优质服务基层行活动”,积极争取2个重点中心卫生院建设项目,27%以上乡镇卫生院服务能力达到国家推荐标准。做实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扩大签约服务受益面,将更多首诊服务内容纳入“一般服务包”。 关键词三:优质医疗资源 市、县不少于454名医务人员下沉基层 以业务整合促进资源整合,“大玉医”城市医疗集团要在10大业务中心和7个临床中心融合发展方面有新突破。城市中医医疗集团“一院三区一中心”发展方面要全面推进,制剂中心建设争取年内建成投产。推进市人民医院托管市第三人民医院和市中医医院托管红塔区中医医院,有效整合中心城区医疗资源。 深化临床服务“五大中心”建设,加快儿科、精神卫生服务体系和能力建设。健全市级、县级医疗资源下沉机制,市级医疗机构不少于54名医务人员下沉帮扶县级,县级不少于400名医务人员下沉帮扶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建立双向转诊绿色通道,构建起“市优县强”的医疗服务格局。加快推进中医药服务内涵建设,提升乡、村两级中医药服务能力和水平。 关键词四:疾病预防 实现传染病智能监测前置软件全覆盖 坚持预防为主,加快推进疾病控制体系改革,实现公立医疗机构传染病智能监测前置软件部署全覆盖,有效增强疫情预警能力。加大重大疾病综合防控力度,提升艾滋病、丙肝、结核病、登革热、碘缺乏病等传染病和地方病的综合防治能力,重点推进第五轮防治艾滋病人民战争收官之战,实现全市艾滋病总体下降。推进肺癌等重大慢性病“防、筛、诊、治、管、康”六位一体管理,推进慢性病多病共防共管。 启动第三轮爱国卫生“7个专项行动”暨健康县城建设2.0版,深化健康玉溪行动,推进全民健康素养提升三年行动,持续提升居民健康素养水平。建立健全社会心理服务网络,探索社会心理服务疏导和危机干预规范管理措施,推动社会治理重心向基层下移,实现极端案(事)件明显下降。
关键词五:改善就医体验 检验检查结果互认项目不少于200项 持续推进检验检查结果互认,2025年底全市检验检查结果互认项目不少于200项。县级以上公立医院完善门诊“一站式”服务中心功能。聚焦群众看病就医“三长一短”以及挂号难、住院难、对用药和检查不满意等急难愁盼问题,解决好群众“看病烦”“看病累”问题。加快推进“互联网+医疗”建设,大力推广预约诊疗、“一站式”结算、远程会诊等便民服务,实现市、县、乡、村数据互联互通。落实好银龄人才计划、儿童健康庇佑、生物疫苗惠民工程、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提升工程。
关键词六:落实各项惠民政策 加强“一老一小”服务供给 落实一次性生育补贴、育儿补助、婴幼儿意外伤害险参保补贴、计划生育家庭扶补项目资金等惠民政策,落实“新生儿落地即参保”等积极生育支持措施,让群众在生育中得实惠。大力发展普惠性托幼一体化服务、社区嵌入式托育等多种模式,每个县(市、区)要开办一所普惠托育机构,实现普惠性托育服务扩容。 加强“一老一小”服务供给,全面执行婚前、孕前、孕期、产前、产后“一条龙”系列防控出生缺陷策略。加强母婴安全管理,巩固10个危重孕产妇和11个危重新生儿救治中心建设成果。推进滇中南儿童疾病诊疗中心建设,提升儿童健康管理、小儿外科亚专科、康复科等服务水平。加快县级综合医院老年医学科建设,实施失能老年人健康服务行动。
关键词七:项目建设 市传染病医院年内建成投用 持续推进卫生项目建设,抓住国家卫生领域“两重”“两新”及设备更新、病房改造的政策机遇,谋实抓好卫生领域重点建设项目。全力以赴完成市委、市政府下达的卫生行业固定资产投资10亿元、卫生行业社会工资增速达4%、向上争取资金10.5亿元目标任务。市传染病医院项目年内要建成投入使用,市人民医院补短板项目要确保7月1日前开工建设。加快推进“健康大脑”“云医院”项目建设,深化成果应用推进卫生医疗健康数字服务创新。
关键词八:人才引进 持续加大“银龄医师”引进力度 加大招才引才力度,持续引才育才,充实卫生人才总量。持续加大“银龄医师”引进力度,探索建立符合“银龄医师”特点、体现行业技术劳务价值的待遇机制,确保“银龄医师”引得进、留得下、用得好。加强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推进本土人才进入国家、省、市行列。解决好医院高层次人才引进难、留人难的问题,建立有吸引力、有竞争力的人才招引、培养、服务机制和薪酬制度。依托全科专业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和助理全科医生培训基地,强化规范化培训。加强在岗全科医生、乡村医生进修培训,不断提高医疗卫生服务水平。 关键词九:化解风险 限时化解7类100处风险隐患 针对全市卫生健康系统初步排查出的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管理、资金拖欠、医疗纠纷等7类100处风险隐患,制定台账清单,限时进行化解。做好重大传染病和突发事件卫生应急工作,加强新冠、流感及新发突发传染病监测预警,做好应急物资统筹调配。推进平安医院建设,强化人防、物防、技防建设,提升医院自我防范能力水平。推进卫生健康系统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统筹安排属地医疗卫生机构的安全风险隐患排查整治,对发现的隐患问题按高中低三级“清单式”动态挂账销账。
关键词十:党的建设 党建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 加强医疗卫生机构党的建设,全面落实公立医院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将党建与卫生健康各项业务深度融合。持续优化医院内设科室党支部建设,实施“双带头人”培育工程和“三培养”机制,发挥好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加强行业治理,紧盯重要岗位,对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早发现、早提醒、早纠正,严防医疗领域腐败。深化推进“小切口”整治民生领域突出问题“惠民行动”,严肃查处医药卫生领域违纪违法行为,解决重复医学检验检查、加重群众负担等实际问题。推动清廉云南玉溪实践2025年重点整治项目落地,抓好惠民惠农财政补贴资金“一卡通”专项整治,确保各项政策落细落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