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溪日报 玉溪网        玉溪+    
版面大图 上一版    下一版
  2025-04-23   A05版:五版 往期回顾 搜索 返回列表
智慧赋能全民阅读书香浸润城市生活
——玉溪市图书馆推动城市精神文明繁荣发展
作者: 来源:玉溪日报 字数:2555
     走进学校开展诗词大会,传承中华古典文化。
    举办书法作品展,激发市民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清晨,玉溪市图书馆的大门尚未开启,已有读者在台阶上翻阅着手中的书籍,静待知识的殿堂敞开。图书管理员如往常一样提前半小时到岗,熟练地打开智能借阅系统,迎接每一位热爱阅读的市民。这座承载着城市记忆的建筑,正以书香浸润的方式,悄然融入玉溪人的生活。
    当实体书店逐渐沦为打卡背景板,当碎片化信息充斥着社交网络,玉溪市图书馆在2024年用355场线上、线下阅读推广活动和累计33万人次的参与数据,书写着全民阅读的生动答卷,使书香成为动人的城市气质。

“阅读+”矩阵:从讲座到展览的立体阅读
   “原以为图书馆只是静阅之地,没想到如今焕发新活力!”市民张启昱携子参与“我在图书馆过寒假”活动后赞叹道。少年们穿梭于文字拓印的时光隧道,化身“小小图书管理员”体验职业日常,在急救知识研习中掌握生命守护技能,更通过沉浸式互动点燃了求知火种。
    玉溪市图书馆创新构建“阅读+”立体矩阵,突破传统服务框架,将专题讲座、主题展览与深度阅读活动有机融合,打造多层次知识服务新生态。
    该馆以党建引领书香建设,通过支部联建机制延伸服务触角,开展书香进机关活动,形成“头雁领读”效应。同步推进古籍保护工作,并依托“聂耳读书节”等文化载体,构建起涵盖地方文脉传承、非遗创新展示、新型文化空间建设的立体化传播矩阵,让玉溪特色文化绽放异彩。持续优化“走进图书馆系列”“正心读书”等品牌项目,打造出“寻找身边的讲书人”“读聂耳 品玉溪”阅读市集、“读玉溪 邂逅图书馆”书香文旅体验活动等跨界融合的阅读推广方式。
    据了解,2024年玉溪市图书馆举办的49场“文化讲堂”邀请了诸多本土学者多维解读玉溪文史,1.2万人次参与活动。“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系列讲座更将民俗精粹化作通俗话语,让基层群众在文化寻根中增强认同。27场线上、线下主题展览有17万人次共享浸润式文化体验。
    通过这些活动,玉溪市图书馆不仅让读者感受到文化的深厚底蕴,提升了市民的文化素养,激发了市民对知识的渴求,还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了他们的阅读习惯。在这样的文化氛围中,2024年玉溪市图书馆注册读者已达3.2万人,借阅量同比增长28%。书香玉溪,正以其独特的魅力,让阅读成为这座城市最亮丽的风景线。

数字赋能:从“纸页之间”到“云端之上”
    午后,正当人们忙于日常琐事时,玉溪市图书馆的微信公众号推送了一条阅读书单推荐信息,书单涵盖经典文学、科技前沿、生活美学等多个领域,精准契合读者多元需求。在数字浪潮的冲击下,这座传统图书馆以数字技术为翼,构建起了“无边界”的智慧阅读生态。
    登录玉溪市图书馆微信公众号,点击“数字资源”模块,读者便可畅享海量电子书、有声书及学术期刊、地方文献等。正在备考的市民王烁通过“数字资源”模块内的“超星移动图书馆”找到了与专业相关的学习资料,他感叹:“再也不用到处找纸质书了,在这里只需点击相关选项,便能随时随地汲取知识。”
    而在玉溪市图书馆门户网站,百万电子书、有声读物、学术期刊等资源也触手可及,极大地丰富了市民的阅读选择。市民李娜隔三岔五便会登录网站,挑选几本心仪的电子书,沉浸在文字的世界里。她说:“数字阅读很方便,足不出户便能畅游书海,感受文字的魅力。”
    无论是通勤途中还是闲暇时光,数字阅读已越来越多地被人们所接受,甚至成为部分群众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据统计,2024年玉溪市图书馆利用网络技术全年网站发布信息41天,浏览75803人次,微信公众号发布信息384条,访问量98361人次,其门户网站访问量和浏览量也同步增长。
    为使广大读者有更好的阅读体验,玉溪市图书馆还进一步优化了博看期刊、超星阅读、元宇宙、库客音乐、新语听书等220万册馆藏数字阅读资源,不仅提升了市民的阅读便捷性,更在无形中掀起了全民阅读热潮。

文脉传承:让城市记忆活起来
    泛黄卷册不仅是城市文明的基因库,更构成了贯通古今的时光通道。阅读文献古籍,便是与历史对话,感受文化脉络的跳动。
    玉溪方志馆位于玉溪市图书馆内,6000余册志书地情如星罗棋布,涵盖全市经纬、云南风物乃至华夏方舆。泛着墨香的典籍承载着玉溪大地的文明密码,既为学者架起探索历史的云梯,亦为市民铺就触摸乡愁的驿道。
    为守护文明火种,2023年,玉溪市图书馆遴选业务骨干参加第十四期全国少数民族古籍修复技术培训班,并在系统性研修中掌握了先进的古籍修复技艺。随后,玉溪市图书馆依托玉溪方志馆平台优势,在深化地方文献典藏体系与聂耳文献专题建设的基础上,联合云南省古籍保护中心及各县(市、区)公共图书馆,构建起多层级古籍保护协作网络,建立常态化培训机制,进一步加大了古籍保护和修复人才的培养力度。
    2024年11月,为进一步推进玉溪市古籍工作发展,由云南省古籍保护中心和玉溪市图书馆承办的玉溪市公共图书馆2024年古籍保护及展示工作培训班在华宁县图书馆举办。该培训班邀请了古籍修复专家,对全市各县(市、区)公共图书馆、公共博物馆和文物管理所的文化工作者进行授课,并在专家指导下,为华宁县图书馆修复古籍16册。
    通过培训,玉溪市图书馆进一步巩固了古籍保护的专业力量。同时,培训成果的辐射效应也激发了更多市民对古籍的兴趣,推动了地方文化的研究与普及,为玉溪的文化底蕴注入了新的活力。

涵养书香文脉:构建全民阅读的玉溪图景
    伴随着阅读推广工程的纵深推进,玉溪市图书馆将持续拓宽数字资源领域,搭建线上线下互动平台。通过实现数字阅读与纸本经典的共振,让阅读与现代科技交融,打破时空界限,为市民打造全方位、沉浸式的阅读体验,进一步激发全民阅读热情,助力玉溪文化软实力全面提升,推动城市精神文明繁荣发展。
    未来,玉溪市图书馆将继续深化全民阅读内涵,丰富活动形式,拓展服务范围,力求让每一本书成为点亮人们心灵的灯塔,让阅读成为市民生活的常态。而在全民阅读的浪潮中,玉溪市图书馆也将不断创新服务模式,以智慧化手段赋能阅读推广,构建以读者需求为导向的智慧阅读服务体系,使每位读者都可邂逅心动篇章。
    在跨界融合领域,玉溪市图书馆将持续深化与社区、学校、企业的协同创新,构建全民阅读生态圈。通过进一步推进古籍保护性开发与创新性传承工程,让沉睡典籍焕发时代生机,将先贤哲思注入现代知识体系。这种文化基因的创造性转化,既厚植城市文明根基,又赋能文化产业升级,为玉溪打造文化地标提供持久动能。
玉溪日报社版权所有  滇ICP备:08100907号-4  滇公网安备:53040202000160号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877-2058846涉未成年人专用举报电话:0877-2058846  举报邮箱:1470154883@qq.com
地址:玉溪市玉兴路120号玉溪日报社  邮编:653100  电话:0877-2058846  传真:0877-2058846
技术支持:玉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