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溪日报 玉溪网        玉溪+    
版面大图 上一版    下一版
  2025-05-12   A05版:五版 往期回顾 搜索 返回列表
一脉相承与守正创新
——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三次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的体会
作者: 来源:玉溪日报 字数:2477
     抚仙湖畔风光。习近平总书记在云南考察时指出,云南生态地位重要,要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筑牢我国西南生态安全屏障。玉溪市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扎实抓好“三湖”保护治理,全力守护好高原明珠。 通讯员 蔡立能 摄
□ 张兴林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分别于2015年、2020年、2025年三次赴云南考察,立足不同历史方位为云南发展擘画了宏伟蓝图,指明了前进方向,为做好云南工作提供了思想指引、行动指南和强大的精神力量。习近平总书记三次考察云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在理论层面,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的继承与创新;在实践层面,形成了从战略定位到实施路径的完整体系。这三次重要讲话形成了“一脉相承、守正创新”的理论指导体系,共同构成了指引云南事业发展的行动纲领和根本遵循。我们必须坚定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阔步前行,凝心聚力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云南篇章。

战略定位的延续性
    2015年1月19日至21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对云南发展提出了“一个跨越”“三个定位”“五个着力”的要求。“努力成为我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的战略定位(简称“三个定位”),深刻把握云南的区位特征和资源禀赋,为云南发展确立了总坐标。这一战略定位在后两次考察中持续深化。2020年1月19日至21日,习近平总书记再次亲临云南考察,殷切希望云南正确认识和把握在全国发展大局中的地位和作用,坚持新发展理念,不断提升边疆民族地区治理能力,保障和改善民生,践行初心使命,努力在建设我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上不断取得新进展,谱写好中国梦的云南篇章。“三个定位”从静态目标升级为动态发展要求。2025年3月19日至20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时,将“三个定位”与中国式现代化目标深度融合,提出“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开创云南发展新局面”。这一升级体现了战略定位的时代性。具体而言,在开放发展领域,明确“建设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的具体路径;在生态文明领域,要求“筑牢我国西南生态安全屏障”;在边疆治理方面,强调“加强边疆民族地区治理”。这三次重要讲话,始终围绕云南在国家战略全局中的特殊地位,形成了“传承—深化—创新”的演进逻辑。

发展理念的创新性
    这三次重要讲话始终贯穿着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精髓,同时结合时代和实践要求实现理论创新。2015年考察云南时,习近平总书记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为统领,强调“闯出一条跨越式发展的路子”。这一阶段的核心在于通过“五个着力”(即着力保持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着力推进现代农业建设,着力推进生态环境保护,着力推动民族团结进步,着力发挥党组织作用)破解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2020年考察云南时,习近平总书记明确要求云南“自觉把新发展理念贯穿到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这一转变体现了对经济发展规律的深刻把握。2025年考察云南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云南要认真落实党中央关于西部大开发和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战略部署,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在产业转型方面,强调云南要以科技创新为引领做强做优做大资源型产业,积极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培育高原特色农业和文旅产业;要加快发展高原特色农业和文旅产业,促进产业增值、企业增效、群众增收;要积极探索利益共享机制,有序承接产业梯度转移。在开放战略方面,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云南要积极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建设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要高质量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加强交通物流、能源、数字信息等大通道建设,使各类开放平台成为经济发展的增长点;要拓展与周边国家的经济、科技、人才、医疗、文化等交流合作,让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可感可及。在生态保护方面,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云南要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筑牢我国西南生态安全屏障;要健全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加强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持续开展石漠化、水土流失及小流域综合治理;要加强国土空间用途管制与生态环境分区管控衔接,扎实推进重点领域污染防治和重点湖泊环境治理。这三次重要讲话所体现的发展理念的演进,展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实践智慧。

治理目标的迭代性
    习近平总书记三次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紧扣推动治理目标不断优化的实际,形成了“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共同富裕”不断升级的目标链条。2015年考察云南时,习近平总书记将脱贫攻坚作为核心任务,提出“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引领各项工作”“决不能让困难地区和困难群众掉队”,为云南决胜全面小康提供了行动纲领。2020年考察云南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着力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深入做好易地搬迁工作”,“富脑袋”和“富口袋”并重。2025年考察云南时,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探索利益共享机制”“兴边富民行动”等新举措,放眼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目标。

党建引领的持续性
    习近平总书记三次考察云南重要讲话均对党的建设提出明确要求,形成了“组织管理—主题教育—作风建设”的党建工作重点动态变化的逻辑。2015年考察云南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进行严格的组织管理”“严格管理标准、延伸管理链条、落实管理责任”,为云南党建工作奠定基调。2020年考察云南时,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主题教育有期限,践行初心无穷期”,要求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作为永恒课题。2025年考察云南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党的领导是事业发展的根本保证,各级领导干部要切实履行管党治党责任,作风正派、公道处事,以自身模范行动推动政治生态持续净化;要求各级党组织要加强党员、干部教育管理,严肃查处各种违规违纪行为,让歪风邪气没有市场。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要自觉增强学习教育的责任感紧迫感,联系全面从严治党的形势任务,联系本地本部门本单位这些年抓作风建设的具体实践,进一步吃透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把握相关纪律处分条规,为查摆问题、集中整治打牢思想政治基础。要把正风肃纪反腐贯通起来,引导广大党员、干部自觉遵规守纪、大胆干事创业。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延续了“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的一贯要求,又结合新时代特点提出了新举措,为云南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强政治保障。
    (作者单位:中共玉溪市委党校)
玉溪日报社版权所有  滇ICP备:08100907号-4  滇公网安备:53040202000160号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877-2058846涉未成年人专用举报电话:0877-2058846  举报邮箱:1470154883@qq.com
地址:玉溪市玉兴路120号玉溪日报社  邮编:653100  电话:0877-2058846  传真:0877-2058846
技术支持:玉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