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溪日报 玉溪网        玉溪+    
版面大图 下一版
  2025-05-13   A01版:一版 往期回顾 搜索 返回列表
共建共享健康家园
——玉溪市健康县城建设工作综述
作者: 来源:玉溪日报 字数:3155
□ 本报记者 黄思敏

    清晨6点半,玉溪大河边健康跑道上已有不少市民挥洒汗水;上午10点,智慧健康小屋前排起检测血压、血糖的居民长队;傍晚时分,改造一新的口袋公园里太极拳队与儿童轮滑队相映成趣……这些生动场景,是玉溪市推进健康县城建设近三年来的鲜活注脚。自2022年9月启动健康县城建设三年行动以来,玉溪市以“大健康”理念为引领,通过环境提质、服务升级、全民参与三大工程,将健康治理融入城市发展肌理,构建起覆盖城乡的健康生活圈,群众幸福感和获得感显著提升。

环境筑基:从“面子”到“里子”的全域焕新
    健康县城建设的根基,在于人居环境的根本改善。玉溪市以爱国卫生“7个专项行动”为抓手,从空气、水体、绿地到“舌尖安全”,全方位推进环境治理。截至2024年底,全市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13.97平方米,城市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占比99%,县级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水质达标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均达100%。
    在红塔区小石桥乡,“彝乡爱心积分超市”成为村民参与环境整治的“动力引擎”。通过“实践活动+积分管理+爱心兑换”机制,村民主动清理垃圾、维护公共设施,曾经的“任务命令”转为“激励引导”,村容村貌焕然一新。在江川区江城镇侯家沟村委会张家头和陈家头村民小组,一场持续五年的“卫生革命”让“最脏最乱村”蝶变为市级美丽乡村。在这里,村民自发成立保洁队,不聘专职保洁员,却让村庄“几乎看不见一个烟头、一片纸屑”。
    城乡环境的提质升级更体现在细节处。2022年以来,针对农贸市场普遍存在建设年代久远、更新改造滞后的问题,全市整体提升改造30余个农贸市场,其中投资上亿元新建3个、投资千万元以上改造4个,对20余个市场活禽交易区进行规范改造;易门县以规范流动摊贩为“小切口”,打造“星光夜市”“八景步行街”等网红打卡点;澄江市完成5.4万户居民房屋雨污分流,实现339个村组污水收集全覆盖,流域内1801户餐饮经营户、5.4万户居民实现泔水收处全覆盖;红塔区将曾经简易的临街商铺变成记忆文创园,荒废的边角地打造成口袋公园……
    现如今,环境治理的“堵点”正转化为城市发展的“亮点”。通过“健康细胞”工程激活的城市空间,不仅实现从“面子”到“里子”的全域焕新,也转化为全民共享的健康红利。
    
服务提质:从“治病”到“防病”的体系重构
    健康县城建设的核心,是让群众“少生病、晚生病”。玉溪市通过构建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健康服务体系,推动“以治病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转变。
    在江川区星云街道三街社区,3500平方米的体育场地与智慧健康小屋构成“10分钟健身圈”。在这里,体育运动、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健康讲座、运动达人评选等活动,让居民健康素养显著提升。数据显示,该社区重大慢病过早死亡率仅7.58%,人均预期寿命达82.36岁,远超全国平均水平。类似的场景也出现在玉溪大河:15公里健康跑道,马拉松比赛的鸣枪起跑、奥运冠军刘浩带动的皮划艇训练热,让这里成为日均万人打卡的“健康地标”。
    慢病防控是衡量健康县城建设成效的重要指标之一。针对慢病防控,玉溪建成3个国家级、9个省级慢性病防控示范区,全市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率从2022年“零达标”跃升至2023年“全达标”,重大慢性病过早死亡率降至全省最低。2024年HPV2疫苗“健康惠民工程”惠及2.2万人次,初一年级女生第一剂次免费接种率达99.5%,成为全国首个实施9至30岁全年龄覆盖惠民的城市。启动肺癌筛查项目,目前完成高危因素筛查7.8万余人次。全市人均预期寿命提升至79.98岁。   
    院前急救体系的升级更凸显“生命防线”的筑牢。玉溪市每年院前医疗急救任务数为2.1万次,从疾病谱分析来看,卒中和胸痛位列第三和第四。如何通过提升急救能力降低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率?玉溪在全市范围构建了市、县、乡、村“四级”院前医疗急救体系,全市649个村(社区)设有“120”村级急救点,搭建听障人士“120”无障碍报警平台,借助5G技术实现患者“上车即入院”。通过以上工作,玉溪市院前急救危重症患者抢救有效率从40.53%上升到74.80%,心肺复苏成功率从5.04%上升到10.58%。同时,整合急救人员、村医、志愿者等组建慢病健康管理团队1451个,一体化推进“管慢病+急救业务”同频共振,精准守护全市21万在管高血压患者、5.5万糖尿病患者及1.24万严重精神障碍患者。   

共建共享:从“旁观者”到“主人翁”的理念之变
    健康县城建设,难点在“长效”,关键在“共治”。玉溪在健康县城建设中,通过开展广泛宣传引导、党员干部示范引领等方式,逐步实现从“干部在干、群众在看”到“干部带着群众干”,再到“群众积极争着干”的巨大转变。
   “白石岩、白石岩,皮鞋当水鞋。”这句顺口溜曾是江川区雄关乡白石岩村脏乱差的真实写照。为破局,该村组建“党员先锋突击队”“巾帼护林队”“党员志愿者帮扶队”等队伍,积极推行垃圾分类,带动群众共建美丽家园。在全体村民的积极参与下,昔日的脏乱差村庄蜕变为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斩获29项国家及省、市级荣誉。            
   “冬吃牛羊肉,夏吃野生菌”是江川区九溪镇特有的美食招牌。2022年以来,九溪镇以“食安心”行动擦亮餐饮品牌,广大餐饮从业者围绕就餐环境优美、后厨干净整洁等方面,持续提升店内服务质量。如九溪蒋记菌子宴配备紫外线消毒、高温消毒设施和“一桌一盒”碗筷蒸汽消毒设备,守护消费者的健康;阳山庄一品羊肉店打造透明厨房,让消费者全程监督食材从加工到餐桌的全过程。
    华宁县宁州街道郭家营社区聚焦环境“顽疾”,创新推行“点赞+”治理模式,引导居民参与环境治理,用“点赞”兑换生活用品,形成“以行动换积分、以积分促新风”的良性循环,群众从“看客”变为“主角”。新平县桂山街道太平社区斗嘎小组将“红黑榜”与“广播点名”有机结合,将评比结果和责任落实与年度村集体收益分红资金挂钩,群众参与度显著提高,健康治理的“独角戏”演变为“大合唱”。
    数据印证理念之变:全市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比例从38%升至42.27%;培树健康家庭2830户,超省级目标3倍;居民健康素养水平三年提升8个百分点。如今,“干部带着群众干”到“群众争着干”的转变,让健康县城建设真正扎根于民。
 
创新机制:以“小切口”撬动“大健康”
    在健康县城建设1.0版收官之际,玉溪7个县(市、区)因建设成效突出获省级通报表扬,成为全省获表扬最多的州(市)。成绩的取得,得益于“六大机制”的精准发力。 
    织密责任网格。构建“1+9+N”三级管理体系,市级专班统筹、9县(市、区)专班联动、7374个网格精准到户,配备2.6万名网格人员,实现商铺、小区等8类场所包保全覆盖,彻底打通治理“末梢神经”。闭环问题攻坚。建立“查改立”动态治理模式,2022年以来开展70余次督查、7轮技术指导,累计解决4020个环境卫生、基础设施等历史遗留问题。培育本土专家。创新“理论培训+案例实战”人才培养模式,开展专题培训40余次,建立197人专家库,制作标准化教学片3部,广大群众变身“健康治理明白人”。党建先锋引领。推行党员“6个带头”行动,党员带头参与环境整治、食安监督等健康活动,扭转“干部干、群众看”的治理困局。小切口大变革。因地制宜建立一批能管用、有实效的小制度,并把各地的典型经验总结起来、提炼出来、推广开来。法治长效护航。颁布实施城市更新、水源保护等4部地方性法规,构建起“立法保障+执法监督”的健康治理法治框架。
    如今的玉溪,健康已融入城市基因。从79.98岁的人均预期寿命到文体旅融合发展的绿美城市,从“健康细胞”的蓬勃生长到全民参与的治理格局,玉溪正以健康县城建设为抓手,书写着“健康中国”的基层实践样本。正如一位市民在健康跑道上的感慨:“这里变的不仅是环境,更是我们的生活!”

玉溪日报社版权所有  滇ICP备:08100907号-4  滇公网安备:53040202000160号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877-2058846涉未成年人专用举报电话:0877-2058846  举报邮箱:1470154883@qq.com
地址:玉溪市玉兴路120号玉溪日报社  邮编:653100  电话:0877-2058846  传真:0877-2058846
技术支持:玉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