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通讯员 普松 文/图 四月以来,元江县万亩茉莉花迎来采摘旺季,花农们顶着炎炎烈日穿梭花丛,指尖翻飞摘下鲜嫩花苞,繁忙美好的丰收画卷徐徐展开。 为护航茉莉花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元江警方紧扣“芳香经济”特点,在茉莉花采摘关键期,创新打造“护花使者”服务品牌,将警务服务延伸至田间地头,扎实开展巡逻防控、矛盾化解、普法宣传、道路交通安全管理等工作,全力为茉莉花产业发展保驾护航。 立体巡防,当好“护花使者” “茉莉花花期长,农忙时节,我们得安排人在地里值守,就怕有人偷花或搞破坏。现在看到你们经常巡逻,我们安心多了。”在澧江社区茉莉花地里,花农杨大叔对民警说。 元江警方全面落实“市县主战,派出所主防”工作要求,在“防”字上下狠功夫,进一步统筹派出所社区民警、网格员、村(社区)干部等力量,组建“护花”义警队伍。根据辖区社会治安特点和涉农警情分布情况,围绕“点、线、面、圈”多维立体巡防要素,科学布警推进重点巡防,将有限的警力精准有效投放到最关键、最需要的节点和部位,进一步提高见警率和管事率,严防涉农违法案(事)件发生。在“护花”义警队伍的守护下,今年辖区涉农警情同比下降60%。 合力共治,绘就新“枫”景 进入三月,花农陆续进入田间地头采摘茉莉花。3月20日,民警巡逻时,张大娘着急求助:同村老白因地界不清,误摘自家种植的茉莉花,双方就赔偿问题争执不下。了解情况后,民警主动联合村干部实地查看、细致丈量,通过摆事实、讲道理,引导双方换位思考。经过民警调解,双方协商好赔偿价格,握手言和。 在茉莉花采摘期,土地界限、作物归属等涉农矛盾纠纷时有发生。元江警方积极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坚持源头管理,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广泛凝聚网格员、村(社区)干部等多方力量,深入村组、田间地头排查矛盾隐患。同时,把调解室搬到田间地头,本着早发现、早介入、早处置的原则,法、情、理多元调处,及时将各类涉农矛盾纠纷消除在萌芽状态,并做好跟踪回访,实现矛盾纠纷闭环管理。截至目前,共排查化解各类涉农矛盾纠纷24起,化解率100%。 精细管理,“芳香之路”更平安 “大妈,今年收成怎么样?”“骑三轮摩托车一定要戴好头盔,田间道路弯多路窄,要慢点开。”田间地头,民警反复叮嘱。自茉莉花采摘以来,农用车、三轮摩托车等各种车辆在田间小路、交易市场来回穿梭。车多了,道路交通安全隐患也随之而来。 为给花农、收购商营造安全通畅的道路交通环境,交管大队积极与街道联系,提前摸排运输线路,在国道213线、553线及乡村道路设置6个临时执勤点,采取“固定值守+流动巡查”模式,加强对运输车辆和运输人员的检查,坚决杜绝车辆和驾驶员带“病”上路,确保道路安全畅通。同时推出暖心举措,为茉莉花运输车辆开辟“绿色通道”,无明显违法不拦车,轻微违法以教育、警告为主,既守住安全底线,又保障运输畅通,让“芳香之路”始终顺畅通达。截至目前,共查处各类交通违法行为152起,教育劝导群众200余人次。 宣传到位,守好花农“钱袋子” “大姐,辛苦一年不容易,丰收时候要加倍小心,不能因贪图小便宜而上当受骗。”民警耐心叮嘱。 为增强广大花农的安全防范意识,元江警方开展“田间课堂”专项宣传,组织民辅警走进田间地头、交易市场,通过发放宣传资料、面对面答疑解惑等方式,向花农详细讲解防骗、防盗、防事故、防矛盾纠纷等法律知识和安全常识,引导花农进一步增强安全防范意识。同时,积极向收购商、花农普及经营过程中可能涉及的经济犯罪防范知识,叮嘱他们要合规守法、诚信经营,共同维护茉莉花市场交易秩序。截至目前,共开展交通安全宣传38场,发放各类交通安全材料9000余份,受教育群众万余人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