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7日,玉溪市民族中学开展跨学科实践教学活动,高三年级86名师生走进玉溪市规划馆、玉溪市科技馆,沉浸式体验“行走的课堂”,提升综合素养。 在市规划馆,师生们依次参观了“城市历史脉络”“红色文化传承”“发展成就展示”“未来规划愿景”四大展区,了解玉溪从古至今的城市蜕变历程。科技馆内,大家穿梭于声学、力学、化学、电力、航天航空、数学、5D影院、VR飞行体验等8大科普知识展区,争相体验科学装置,感受科技魅力。 活动中,教师将多学科课堂融入社会实践。思政教师结合滇中革命斗争的历史影像与实物展品,现场讲授了一堂“城市发展中的红色基因”主题思政课;语文教师以展馆内历史文献为素材,带领学生分析史料、探讨文学,撰写主题微散文;数学教师结合展区中的城市规划数据,引导学生计算人口增长率,并分组完成“玉溪2035年人口预测”课题;物理教师开展“科技如何改变生活”主题微课,以智能家居、智慧交通为例,剖析技术革新对社会的影响;生物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实验观察,共同讨论生物技术如何助力绿色发展。 在市规划馆“未来规划愿景”展区,学生们以小组为单位设计“未来城市科技解决方案”,围绕“城市绿化优化”“智能垃圾分类系统”“垂直农场生态链”等议题展开讨论,通过观察、操作、反思,将抽象理论转化为具象认知,再通过实践深化认知。“这种打破学科壁垒的实践,将学科教育融入真实场景,真正培养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玉溪民中思政教师林虹说。 此次“行走的课堂”是玉溪民中推动素质教育、深化课程改革、践行“知行合一”理念的生动实践。学校将继续挖掘本土资源,构建多元实践平台,丰富教学形式,让学生在实践中增长见识,成长为适应未来发展的复合型人才。 (通讯员 李清 文/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