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通讯员 汪凌杉 柏存龙 蒋梦瑶 金爱娟 文/图 在银行业数字化转型加速的背景下,农行通海县支行营业室以重装升级为契机,立足区域特色,深挖客户需求,创新打造集“书香银行、敬老银行、智慧银行”于一体的综合金融服务平台。通过特色场景构建和服务体验升级,不仅让客户“愿意来”,更让客户“留得住”“还想来”,真正将网点打造成连接金融与生活的“城市会客厅”。 重装升级展新颜 重装后的农行通海县支行营业室打破了传统银行网点刻板印象,设计团队巧妙运用“新中式”美学理念,以简约大气的线条、温暖柔和的色调、通透开放的空间,重新定义了现代金融服务场所的样貌。 步入大厅,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宽敞明亮的接待区,该区域采用“动静分区”的布局理念,智能服务区配备最新一代自助设备,满足客户高效办理业务需求;理财洽谈区设置半开放式卡座,保障私密沟通;客户等候区设有舒适的座椅,营造休闲氛围。 网点在细节处彰显匠心,定制的新中式家具选用环保实木材质,农行标志性的青绿元素点缀其间,多媒体展示墙实时更新金融资讯,绿植景观墙净化空气的同时更添生机……这些设计不仅提升了视觉体验,还让金融服务变得更有温度。 农行通海县支行营业室将当地深厚的文化底蕴与现代金融服务完美融合,打造创意“微型通海文化馆”,通过光影技术展示通海古城风貌、秀山楹联文化。同时将儒家“仁义礼智信”的传统价值理念与现代金融服务相结合,生动诠释“诚信为本”的金融理念,让传统文化焕发新的时代光彩。“每次来办业务都像参加一场文化之旅,特别是带着孩子来的时候,既能办理业务,又能了解家乡文化,一举两得。”一位老客户说。 开启智能新体验 在此次升级中,网点构建了完整的智能服务体系,让科技真正服务于人。智能服务区配备“全明星”设备阵容,包括人脸识别自助开卡机、智能现金柜台、智能柜员机等多台先进设备,可办理90%以上的农行营业网点常规业务。 此外,数字化服务流程实现全面优化,通过智能排队系统、电子签名等技术的应用,使传统柜面业务办理时间平均缩短60%。客户王女士感叹:“以前办理一笔跨行转账需要15分钟,现在通过智能柜员机3分钟就能搞定。”农行通海县支行营业室还积极推广“云网点”,客户可通过手机银行预约服务,到店后享受“无缝衔接”的专属服务,以“线上+线下”的融合模式将金融服务延伸到营业网点外。 在附近工作的小李到农行通海县支行营业室办理信用卡业务后,对高效便捷的业务办理流程和工作人员的热情服务赞不绝口:“没想到现在办信用卡这么方便,在智能柜员机上几分钟就提交了申请,工作人员还耐心地给我介绍了信用卡的各种权益和使用注意事项。” 金融服务有温度 在硬件升级的同时,农行通海县支行营业室更在“软服务”方面下足功夫。网点实现全龄友好设施全覆盖,适老服务专区配备放大镜、急救药箱等便民物品,并提供方言服务;母婴室采用环保材料装修,配备温奶器、尿布台等;无障碍通道覆盖全区域,保障残障人士享受便捷高效的服务。网点同时提供各种特色金融服务,“农情暖域”便民服务站为户外工作者提供歇脚点;每月开设“银发课堂”,教授老年客户智能手机使用方法及防范电信网络诈骗、养老金融产品等知识;开展“小小银行家”活动,培养青少年金融素养;设立独立调解室,配备录音录像设备,保护消费者权益;建立“首问负责制”,确保客户诉求件件有回应;开展“行长接待日”活动,面对面倾听客户建议…… 重装开业以来,农行通海县支行营业室赢得了客户的一致好评。“我每周都愿意来这里坐坐,看看书、喝喝茶,顺便办理业务。”退休教师张先生说。年轻妈妈刘女士为网点母婴室点赞:“以前带孩子出门办事总是手忙脚乱,现在有了这个私密空间,喂奶、换尿布都方便多了。”周边商户王先生则表示:“网点的智能设备太方便了,存取款、转账几分钟就搞定,再也不用排长队了。” 数据显示,重装升级后,网点日均业务处理量增长80%,客户平均等候时间缩短至8分钟,服务满意度达到96%。“现在的办公环境让我们的服务更有温度,与客户围桌而坐的交流方式,让沟通变得更加自然顺畅。”网点大堂经理说。 站在新的起点上,农行通海县支行营业室将继续深耕本地市场,针对通海蔬菜、五金等特色产业开发专属金融产品;延伸服务半径,与社区、学校等合作开展普惠金融活动;持续优化服务,为地方经济发展贡献更大力量,谱写银行业转型发展新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