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通讯员 李清 文/图 在国家、省大力推进职业教育类型化发展的背景下,今年,我市在全省率先实行提级管理县级中等职业学校,出台《玉溪市提级管理县级中等职业学校推动一体化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明确“12336”工作思路,以提级管理整合市、县职教资源,构建协同育人新机制,通过职业教育赋能增值,进一步深化产教融合,推动区域产业高质量发展。 玉溪职业技术学院在职业教育改革的浪潮中积极探索、大胆创新,提级管理4所县级中等职业学校,以“总校+分校”“总校+教学点”模式精准下沉高职教育资源,通过“六个一体化”改革创新,推动县域职中在班子建设、学校管理、教学资源、教师队伍建设、学生发展、产教融合方面提质增效,探索中高职一体化高质量发展创新路径。 优化区域职业教育资源配置 按照全市提级管理“12336”工作思路,玉溪职业技术学院牵头组建职教集团,对澄江职中、江川职中、华宁职中、易门职中4所县级中等职业学校实施提级管理,进一步优化区域职业教育资源配置,提升县级职中办学水平和服务能力,促进玉溪职业教育一体化高质量发展。 提级管理实施初期,学院领导带领“银龄教师”专家团队多次深入各县域产业园区、企业和学校走访调研,与当地政府座谈,对现有专业设置、人才需求、师资力量、教学条件、校企合作等进行全面调研和评估,形成详细的评估报告,制定《玉溪职业技术学院提级管理县级中等职业学校一体化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 通过精准布局,4所学校专业重复率大大降低,形成“一校一特色”专业布局。职教集团中职专业从96个优化至19个,新增“3+2”五年制专业8个,中高职课程衔接度达92%,实现县域职教与地方经济“双向赋能”。 针对县级职中设备短缺问题,学院于今年4月至5月期间分别向澄江职中、江川职中、华宁职中投入新能源汽车等价值200余万元教学设备,惠及学生800多人,为提级管理后各分校的专业建设、课程实训及学生技能培养提供了硬件支撑,推动提级管理从“形式对接”向“内涵共建”进一步深化。 形成“一校一特色”专业布局 实施提级管理以来,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和当地资源,玉溪职业技术学院提出“分校+教学点”双管理模式,形成“一校一特色”专业布局,推动差异化发展。 3月17日,玉溪职业技术学院职教集团澄江分校在澄江市职业高级中学正式揭牌,护理实训室、药剂实训室同步挂牌,新增护理学、药剂学2个专业。对澄江职中提级管理后,玉溪职业技术学院与玉溪市中山医院共建医教协同班。在澄江分校护理实训室内,医教协同班学生司昊正在进行实训操作,他表示,精密的设备为同学们提供了更加专业的学习、实训、实习平台,打破了传统教育与临床实践的壁垒。 3月24日,玉溪职业技术学院职教集团江川分校正式揭牌,聚焦江川区“新能源+先进制造”产业需求,开设新能源汽车、机电一体化等7个专业,投入专项经费建设钳工、新能源汽车整车实训基地。 4月24日,学院召开提级管理工作推进会,为华宁、易门教学点授牌,在两所职中开展“3+2”合作办学,结合学校原有优质专业资源,在华宁职中开设民间传统工艺等特色专业,建设陶瓷文创产业学院;在易门职中开设汽车服务与营销和工艺美术专业。 依托集团化办学,学院提级管理工作紧扣区域产业需求,实现了中职学校结构调整、办学规模、区域服务能力、经费使用质效“四个快速”提升,改革创新成效在一系列实践中加速显现,走出了一条内涵式发展道路。 构建“六个一体化”发展新格局 “提级管理不是简单‘收编’,而是通过机制创新实现资源高效配置。”玉溪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张绍东表示,学院全面构建“六个一体化”发展新格局,通过“五维下沉”赋能县域职教,构建中高职协同发展新生态。 班子建设一体化。学院对4所学校班子履行考核管理责任,建立考核评价机制。牵头制定质量监控标准和评价体系,指导、监督、评估中职学段教学过程和成效,稳步提升中职教育教学质量。 学校管理一体化。形成职教集团统筹、分校主建、教学点延伸的协同办学体系,各分校立足县域产业特色精准定位,实行办学一体规划,完善中长期发展目标,规范学校常规管理。 教学资源一体化。充分发挥学院优势,下沉优质专业资源,与提级管理学校共建共管,共享课程资源,共建实训基地,共同制定产业学院发展规划和人才培养方案,全面提升县域职教办学水平。 师资队伍一体化。实施“双师驻县”计划,学院选派骨干教师长期入驻分校任教。建立“1+N”导师制,总校教师结对指导县域教师,共同开展专业教学研讨,开发特色课程。常态化开展联合教研、师资培训等活动,构建“传帮带”师资成长体系。 学生发展一体化。聚焦区域产业发展需求,开展五年一贯制和“3+2”职技融通试点,制定一体化人才培养方案。共建中高职一体化就业服务体系,成立就业指导中心,统筹开展就业指导、职业规划等工作,共同提高毕业生毕业去向落实率。 产教融合一体化。围绕玉溪“两壮两新”及文化旅游康养产业发展,积极推动市域产教联合体和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建设。开展订单式联合培养,根据区域重点企业用人需求,共同确定培养规模、专业方向和课程内容,提供多层次人才支撑。共建乡村振兴学院,为县域企业提供技术研发、生产优化等咨询服务。实施“技术帮扶”计划,建立常态化服务机制,切实提升农村劳动力技能水平,促进乡村产业提质增效。 “通过一系列协同发展的创新举措,学院专业设置更加合理,产教融合不断深化,学生的升学和就业前景更加广阔,有效破解了职业中学之前面临的招生难等问题。”玉溪职业技术学院院长杨宝嘉说。 从“各自为战”到“集团作战”,从“资源孤岛”到“共享生态”,提级管理改革成效正在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发展动能。玉溪职业技术学院以集团化办学赋能县域职教发展,激活“高职引领、县域扎根、多方共赢”新生态,打造出一个职业教育创新改革的重要范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