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李文雯 进入雨季以来,通海县累计降雨295.8毫米,通海县副县长龙发亮一直坚守在杞麓湖初汛期雨水调度指挥中心,依据降水情况及时分析研判,做好汛期雨水调度。截至目前,累计调水1317.26万立方米,其中抽提调蓄167.57万立方米、应急行洪1149.69万立方米。强化管理后的杞麓湖拦蓄带,成功经受住8轮降雨的考验,均无存水入湖,在全力保障安全度汛的同时助力保障杞麓湖生态安全。 分管杞麓湖保护治理工作5年、1800余天,龙发亮平均每天至少要巡湖一圈半,看设施设备是否正常,看工程进度,看项目整改落实情况……几乎全年无休,这就是他的工作常态。他敢作敢为、敢于推动,认真履行综合协调、任务落实、督促检查等各项职责,努力推进杞麓湖保护治理各项工作。 “杞麓湖保护治理是个长期的系统工程,需要科学谋划和精准施策,唯有掌握第一手资料,才能脑中有策、心中有招。这就要求我们要践行‘一线工作法’,多到现场看、多听具体事,找出问题症结,再对症下药、精准发力,确保发现一个问题就推动解决一个问题。”龙发亮说。 从2022年细化分解“三治一改善”项目清单,制定印发“一湖一策”方案,推动“三治一改善”工作,到2025年提出更精准、更符合杞麓湖实际的“建、治、调、管、宣、战”六大举措,每经历一轮整治,龙发亮都会带领大家进行总结、复盘,以便形成更加完善的治湖思路和举措。在他的推动下,目前,拦蓄带33项痛点、堵点工程已全部完成,并扩容至218万立方米,日抽提能力提升至111.9万立方米。同时,持续抓好生态补水,增加湖泊生态水量,今年以来共补水入湖1060.4万立方米。加强藻华防控,满负荷运行5座藻水分离站,管好用好现有捞藻船、移动除藻等设备,新增3艘日处理能力20万立方米的捞藻船。启动实施蓝藻水华原位防控项目,海东、二街深井原位控藻项目完工并处置藻水4127.22万立方米,藻水处理能力每天达106万立方米。此外,坚持“一河一策分类治理”,加快推进河道综合治理工程进度,目前大新河、红旗河综合治理分别完成整体进度的100%和70.19%,红旗河水磨村龙潭引水和者湾河疏通面山汇水引流工程已完成。按照“一口一策”完成入河排口整治70个,最大限度防止沟渠农田尾水入河。 “杞麓湖保护治理工作压力大、任务重,组织把那么重要的工作交给我、让我分管,说明对我的信任。湖泊保护治理需要下足绣花功夫,下一步,我将加强学习、狠抓落实,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带头把工作做好。”龙发亮表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