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近日,玉溪农业职业技术学院与上海市农业科学院联合召开杨焱院士专家工作站工作推进会,围绕桑黄菌种研发、产教融合深化、沪滇合作升级等议题展开深入研讨,为食用菌产业高质量发展擘画新路径。 据悉,玉溪农职学院于2023年成功申报市级专家基层科研工作站——杨焱专家工作站,今年6月升级为云南省院士专家工作站,标志着校地合作、沪滇合作迈入新阶段。 会上,学院相关负责人介绍了玉溪农职学院以高原特色现代农业为核心的专业布局,表示依托杨焱院士专家工作站,已构建起“菌种研发—基地实训—成果转化”的产教融合闭环。学院食用菌专家陈世禄详细汇报专家工作站项目进展情况,重点提及“沪桑2号”菌种自2022年引种至2025年母种扩繁成功的3个突破,在实现菌种本地化生产的同时,带动玉溪市5个县(市、区)10余个乡镇食用菌产业发展。 上海市农业科学院研究员杨焱从桑黄种质提升、栽培技术优化、校企合作模式等方面展开分析,建议依托云南得天独厚的气候优势,探索桑黄“一年两季”种植模式,并联合企业开发精深加工产品,延伸产业链价值。在下一步合作中,上海市农业科学院还将通过专家工作站推动玉溪农职学院技术成果转化,助力我市食用菌产业提质增效。 会议从资金保障、标准引领、渠道拓展、人才培育、考察互鉴5个方面作出工作部署。玉溪农职学院党委书记柏家渭表示,此次工作推进会是沪滇合作的进一步深化实践,学院将以食用菌专业为产教融合核心,以桑黄为突破口,整合沪滇资源推动技术标准制定与产业链延伸,打造“科技+产业+教育”协同发展样板,共绘“三农”发展新图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