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溪日报 玉溪网        玉溪+    
版面大图 上一版    下一版
  2025-07-17   A04版:四版 往期回顾 搜索 返回列表
国魂之歌
——聂耳和国歌的故事
作者: 来源:玉溪日报 字数:2367
     《风云儿女》海报。
    1935年首版《义勇军进行曲》唱片。
    《义勇军进行曲》。
    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每个人被迫着发出最后的吼声。起来!起来!起来!我们万众一心,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前进!前进!进!
    在国歌声中,我们将记忆拉回到1931年9月18日,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九一八”事变,迅速侵占了中国东北三省。1932年1月28日,日军向上海发动武装进攻,制造了“一·二八”事变。1935年,日本又向华北地区发动新的侵略,制造华北事变……中国大片国土沦丧,民族危机日益严重,中华民族面临生死存亡的紧急关头,全国各地掀起声势浩大的群众性抗日救亡运动高潮。为挽救民族危机,中共中央发表《为抗日救国告全体同胞书》,呼吁停止内战,一致抗日。在国难当头、民族危亡的关键时刻,这首雄浑嘹亮、振奋人心的《义勇军进行曲》迅速传遍祖国大地,对动员全国人民奋起抗日救亡起了巨大的作用。《义勇军进行曲》的曲作者,就是人民音乐家、中国新兴革命音乐的先驱——聂耳。
    
烽火中的觉醒
    聂耳,1912年生,原名聂守信,字子义,玉溪市红塔区人。聂耳自幼喜爱音乐,酷爱滇剧和花灯。早在童年时代,便受到了云南优美的民间音乐的熏陶。他母亲给他唱过许多民歌,逢年过节,他喜欢去看农民表演花灯,还利用各种机会,虚心向民间艺人学习。他10岁时就会吹笛子,后来又学会拉二胡、小提琴,弹三弦和月琴。
    1927年,聂耳初中毕业,考入云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他在就读期间,有人借给他一本《共产党宣言》,他看后很受启发。从此便认真阅读进步书刊,积极参加学生运动。1928年,聂耳加入了共产主义青年团。1928年11月29日,聂耳响应地下党组织“开展兵运工作”的号召,报考了驻扎在湖南的云南部队——范石生任军长的十六军,成为军队中的学生军。从军半年后,于1929年5月6日回到昆明,仍在省立师范原班读书。读书期间,聂耳经常参加学校的各种演出活动,作为学生骨干和组织者,他不仅在学校演出,还参加社会上的各种演出。1929年,他利用暑假,和“玉溪青年改进会”的会员专程回到家乡,举办游艺晚会,演出了《高矮人对话》《卖花姑娘》《孔雀东南飞》《雨夜》《送别》等一批新剧和器乐协奏节目。聂耳在烽火连天的岁月中迅速觉醒,同时也引起反动当局的注意。
    
熔炉中的锤炼
    1930年7月,聂耳从省立师范毕业后,为了逃避反动派的搜捕,离开昆明到上海,在“云丰申庄”当店员。1931年3月,聂耳所在的商铺倒闭,4月,他考进明月歌剧社当小提琴手,并开始作曲。不久,他感到在民族危亡的紧急关头,明月歌剧社还在轻歌曼舞,与时代格格不入。同年7月,他在《电影艺术》杂志上,用“黑天使”的笔名,写了《中国歌舞短论》等文章,批评明月歌剧社“为歌舞而歌舞”不符合时代的需要,强调歌舞必须为人民大众服务。他说:“我们所需要的不是软豆腐,而是真刀真枪的硬功夫!”之后,他愤然离开了明月歌剧社。
    1932年4月,经田汉介绍,聂耳参加了左翼剧联的音乐小组。8月,聂耳由上海到了北平,报考国立北平大学艺术学院落榜后,通过上海左翼戏剧家联盟与北平方面的联系,参加了北平剧联和音联的工作。10月12日,北平剧联在清华大学演出,在演唱《国际歌》时,台下右派学生纷纷起哄、捣乱。担任钢琴伴奏的演员被吓跑,而聂耳仍然坚持用小提琴把这首无产阶级的战歌奏响。同年11月,聂耳返回上海。
    1933年,经田汉介绍,夏衍监誓,聂耳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成为一名光荣的共产主义战士。从入党到遇难的两年多时间里,聂耳的艺术才华得到了充分发挥。他先后在联华影业公司、百代唱片公司工作。在联华公司为影片《母性之光》创作插曲《开矿歌》;在百代唱片公司,聂耳创作了20多首革命歌曲,其中《金蛇狂舞》《翠湖春晓》《山国情侣》改编并灌制成唱片。这期间,他始终以一个民族战士和无产阶级战士的姿态战斗在民族斗争和阶级斗争的最前列,以音乐为战斗的武器,努力为无产阶级和人民大众服务。
    
血与火的乐章
    1934年夏天,左翼剧团在上海演出由田汉编剧的《扬子江暴风雨》。聂耳为歌剧创作了《码头工人》《打砖歌》《打桩歌》《前进歌》等,同年,他又为电影《大路》创作了《大路歌》和《开路先锋》。1935年1月,聂耳重新进入联华影业公司,担任二厂音乐部主任,为影片《新女性》创作了《新女性》组歌。1935年3月,电通影业公司决定拍摄《风云儿女》。聂耳听说这部影片有一个主题歌需要作曲,便主动找到编剧夏衍,坚定地说:“作曲交给我,我干!”又说:“田先生(歌词作者田汉)一定会同意的。”这首主题歌就是震撼祖国大地、闻名世界的《义勇军进行曲》。这首响彻云霄的革命战歌,表达了中华民族不畏强暴、英勇奋斗的革命精神,响亮地唱出了时代的最强音。
    聂耳创作的歌曲,是时代的号角、人民的战歌,迅速不胫而走,传遍长城内外、大江南北,成为鼓舞人民、唤醒人民、打击敌人的锋利武器。
    
永不消逝的号角
    聂耳创作的革命歌曲,引起了反动派的极端恐惧和仇恨。1935年4月,党组织得到反动派要逮捕聂耳的消息后,决定让他取道日本,去苏联和欧洲各国学习、考察。聂耳离开祖国东渡日本,7月17日,他与友人到日本神奈川县藤泽市鹄沼海滨游泳时,竟被无情的海水夺去了年轻的生命,逝世时年仅23岁。
    1949年9月2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确定《义勇军进行曲》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代国歌。
    1982年12月,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正式确定《义勇军进行曲》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今天,我们唱响国歌,缅怀伟大的人民音乐家聂耳,就是要学习他赤诚忠胆、担当尽责的精神;学习他追求进步、积极创造的精神;学习他扎根人民、为民服务的精神;学习他敢于斗争、奋勇前进的精神。聂耳的爱国主义精神是激励玉溪人民爱党爱国、奋发向上的强大精神动力。
   (中共玉溪市委党史研究室供稿 李福生执笔 图片均为资料图)
玉溪日报社版权所有  滇ICP备:08100907号-4  滇公网安备:53040202000160号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877-2058846涉未成年人专用举报电话:0877-2058846  举报邮箱:1470154883@qq.com
地址:玉溪市玉兴路120号玉溪日报社  邮编:653100  电话:0877-2058846  传真:0877-2058846
技术支持:玉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