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评论员
以“奏响奋进旋律 共谱时代华章”为主题的第八届聂耳音乐周闭幕了。作为聂耳的故乡,玉溪市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创新形式,用心用情用力讲好“聂耳和国歌的故事”,为观众呈上了一场场艺术盛宴,以更加生动的方式传承红色基因,弘扬爱国精神,奏响奋进乐章。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也是《义勇军进行曲》诞生90周年。90年前,在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紧要关头,田汉作词、聂耳谱曲的《义勇军进行曲》以激昂奋进的旋律、坚定有力的歌词,吹响了唤起民族觉醒的号角,成为鼓舞中华儿女勇往直前、不屈不挠反抗侵略的战歌。穿过抗日战争的烽火,从战歌到国歌,那振聋发聩的呐喊,传递着生生不息的力量,激励着我们居安思危努力奋斗。《义勇军进行曲》不仅是历史的回响,更是新时代的奋进号角。它不仅是一首歌,更是国家的第一声音。作为国歌,《义勇军进行曲》是在中华儿女心中永远流淌的旋律,它传达的不屈精神与坚强意志,永远激励着所有中华儿女。爱国,从爱国歌做起。作为聂耳的故乡人,今天我们纪念《义勇军进行曲》诞生90周年,不仅要唱响聂耳谱写的歌曲,更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讲好“聂耳和国歌的故事”,把国歌教育作为爱国主义教育的生动教材,构筑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有形有感有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大力弘扬和践行国歌所承载的爱国主义精神,从国歌中汲取奋进新征程的力量。 今年也是聂耳逝世90周年。90年前的7月17日,聂耳年轻的生命永远定格在了23岁。聂耳的一生虽然短暂,但却给我们留下了巨大的精神财富,他的名字伴随《义勇军进行曲》的雄壮旋律载入史册。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声音,聂耳是“挟着群众的怒吼在时代的舞台上出现的”,“他唱出大众的不幸,他歌颂着大众的伟力”,他创作了划时代的音乐作品,“创造了符合群众前进步伐的明快有力的节奏;创造了像炮弹一样向敌人猛轰的冲击性旋律;创造了坚决勇敢的示威呼喊;创造了刚毅有力的团结号召。”《码头工人歌》沉重的喘息、《毕业歌》青春的呐喊、《金蛇狂舞》欢腾的生机……聂耳音乐作品具有强烈的感染力,不仅在当时引起了巨大反响,至今仍能唤起人们的情感共鸣。聂耳留下的不仅是音符,更是一种永不停歇的精神律动。聂耳是玉溪人民的伟大儿子,更是中国人民的伟大儿子。今天,我们缅怀聂耳,不仅要传唱好他创作的音乐,还要传承聂耳的爱国主义精神,像聂耳那样站在人民的立场,为人民呐喊、为人民斗争。我们纪念聂耳,就是要以聂耳为榜样,把个人的理想和国家民族的命运相结合,把个人的选择与社会需要相结合,始终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与时代脉搏同频共振,用自己的方式为国家和民族的繁荣贡献力量。 第八届聂耳音乐周的帷幕已缓缓落下,但与聂耳音乐跨越时空的对话却远未结束。让我们在传承中创新,在铭记中前行,继续讲好“聂耳和国歌的故事”,把聂耳的爱国主义精神化作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的不竭动力,薪火相传,让国歌旋律激荡我们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上“前进!前进!前进!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