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溪日报 玉溪网        玉溪+    
版面大图 上一版    下一版
  2025-10-16   A03版:三版 往期回顾 搜索 返回列表
用美食讲好玉溪故事
作者: 来源:玉溪日报 字数:1054
□ 雪妮

    近日,来自全省各地的80位非遗传承人汇聚玉溪,共同参加2025年云南省非遗赋能乡村振兴——传统饮食类传承人专题培训。(详见本报近期相关报道)
    本次培训以“专题授课+现场教学”相结合的方式开展,省内非遗保护、饮食文化等领域的知名专家,围绕“美食应肩负起文旅融合的责任”“讲好滇菜非遗故事,留住民族文化的根魂”“饮食类非遗如何传承”等主题进行授课,旨在提升传统饮食类非遗项目的传承实践水平,深化非遗与乡村振兴融合发展,为地方经济注入新的文化活力。
    玉溪自然环境优越,气候适宜,天然食材丰富,美食数不胜数,数百年来的人口迁徙使“玉溪味道”融合了滇菜及各民族的特色风味菜,传统饮食文化声名远播。玉溪传统饮食类非遗资源丰富,呈现出米线制作、糕点烘焙、古法酿造等多元业态并存的局面,现有省级传统饮食类非遗传承人6名、市级传统饮食类非遗传承人14名、县级传统饮食类非遗传承人71名,探索出“生产性保护+就业增收+文旅融合”的创新路径。为使“玉溪味道”声名远扬,提升品牌影响力,推动文旅消费提质升级,玉溪推出“十大名菜”“十大名小吃”,打造一批有代表性、有颜值、有故事、易被游客接受的美食IP,展现玉溪地方特产富集多元的魅力和城市烟火蒸腾的景象。此次传统饮食类传承人专题培训班在玉溪举办,助力“玉溪味道”向“新”发力,让玉溪滇菜文化品牌走得更远,共同推动玉溪餐饮行业高质量发展。
    美食对游客有着不可抗拒的吸引力,美食与旅游的双向奔赴,往往让一座城、一地景成为吃得着美食、看得见风景、听得到故事的“诗和远方”,让游客“因食而游、为食而动”,要用美食讲好玉溪故事。
    用美食讲好玉溪故事,应积极探索特色饮食文化保护传承和创新发展路径,不断创造机会和条件,培养传统饮食非遗传承人,在传承中坚持守正创新,让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学以致用,在创新与传统碰撞中接力传承,让非遗项目在新时代焕发出蓬勃的青春活力,让更多青年成为非遗传承的“新生力量”。
    用美食讲好玉溪故事,要推动传统饮食创新经营管理模式,与乡村振兴、文化旅游、养老、家政、婚庆等行业资源深度融合,让“玉溪味道”打出“组合拳”,推动餐饮门店线上线下融合,构建多业态、多领域、多品牌的玉溪“新滇菜”发展矩阵;加快整合产业链、贯通供应链,贴近餐饮行业实际,做优做强各地名小吃、名菜,为游客提供吃得健康、吃得独特、吃得舒心的美食体验。
   “玉溪味道”品牌效应初步显现,在探索“以食促旅”的同时,还要让更多的传统饮食类非遗连接“舌尖”与“乡愁”,赋能乡村振兴,持续推进传统饮食类非遗保护与创新发展。
玉溪日报社版权所有  滇ICP备:08100907号-4  滇公网安备:53040202000160号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877-2058846涉未成年人专用举报电话:0877-2058846  举报邮箱:1470154883@qq.com
地址:玉溪市玉兴路120号玉溪日报社  邮编:653100  电话:0877-2058846  传真:0877-2058846
技术支持:玉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