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溪日报 玉溪网        玉溪+    
版面大图 上一版    下一版
  2025-10-16   A03版:三版 往期回顾 搜索 返回列表
进出有好路 致富有门路
作者: 来源:玉溪日报 字数:873
□ 宋礼春

    路通百业兴,在广袤的乡村大地,一条条公路如纽带般将乡村与城市紧密相连。近年来,我市在农村公路建设、管理与养护上精耕细作,全力推动乡村开启崭新的发展征程。(详见10月11日本报第一版相关报道)
   “要想富,先修路”,这句朴实的话语,深刻揭示了交通对于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在推进乡村全面振兴进程中,我市以农村公路建设为突破口,努力实现“进出有好路、产业有出路、致富有门路”。
    进出有好路,是乡村发展的基石。宽敞平坦且设施完备的农村公路,打破了乡村的地理禁锢,让村民得以便捷地走出乡村,拥抱外部资源与机遇;同时,也如强力磁场般吸引着外界资金、技术和人才的流入。诸如红塔区的北前路、溶洞路、小黄塘路,新平县的水者公路等,经升级改造后,成功破解了村民出行难题,为乡村发展注入了生机与活力。优质道路不仅缩短了空间距离,更弥合了城乡发展差距,为乡村敞开发展之门。
    产业有出路,是乡村振兴的关键。农村公路条件的改善,为特色产业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优质的道路让农产品能够及时、高效地运输出去,减少损耗,提高经济效益。以红塔区溶洞路为例,道路状况改善后,当地特色农产品运输和销售不再受困,村民们看到了增收的希望。同时,便捷的交通还能吸引企业投资,促进农村产业多元化发展。交通的便利,让乡村旅游等新兴产业得以兴起,为农村经济注入新的活力。农村公路成为产业发展的“加速器”,让产业发展有了更广阔的出路。
    致富有门路,是农村公路建设的目标。当道路顺畅、产业兴旺,农民增收致富便水到渠成。红塔区小黄塘路建成后,不仅缩短了农产品进城时间,还吸引了大量游客,带动了农产品销售和乡村旅游发展,村民收入大幅增加,这是农村公路带动村民增收致富的生动体现。此外,“交通+”融合模式打通物流网络,实现村村通邮,进一步拓宽了农民增收渠道。农村公路如同一条条“致富路”,引领着广大村民走向富裕生活。
    路通百业兴,乡村启新程。我市各级各部门应高度重视农村公路建设,让“进出有好路、产业有出路、致富有门路”成为农村发展的普遍态势,为乡村全面振兴注入不竭动力,让广大群众共享发展硕果,迈向更加美好的明天。
玉溪日报社版权所有  滇ICP备:08100907号-4  滇公网安备:53040202000160号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877-2058846涉未成年人专用举报电话:0877-2058846  举报邮箱:1470154883@qq.com
地址:玉溪市玉兴路120号玉溪日报社  邮编:653100  电话:0877-2058846  传真:0877-2058846
技术支持:玉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