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网站首页  
 
2022-01-04 第B04版:四版 大 |  中 |  小 
【专家看病】

阻断乙肝病毒母婴传播是消除乙肝病毒感染的关键

作者: 来源:玉溪日报晨刊 字数:1621
    
□  感染性疾病科副主任  副主任医师  王聪
    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是慢性肝炎的最常见原因,妊娠期间的母婴传播是HBV的最主要传播途径,新生儿期感染后,90%以上表现为慢性感染,是家族聚集性HBV感染的主要原因。因此,阻断母婴传播是消除HBV感染的第一步,是消除乙肝的关键,加强慢性HBV感染的孕妇及其所分娩婴儿的规范化管理是阻断HBV母婴传播的有效措施。
    
感染HBV孕妇的筛查
    我国是乙肝的中高流行区,在孕妇中普遍筛查HBV感染的血清标志物是实施HBV母婴阻断的第一个环节。筛查HBV血清标志物乙肝两对半,若HBsAg阴性,通常表明无HBV感染,但需要了解其丈夫有无HBV感染;若孕妇HBsAg阳性,表明存在HBV感染,需详细询问病史及家族史以评估乙肝感染情况,并建议其家庭成员均筛查乙肝。
    
HBV感染的病情评估
    HBsAg阳性的孕妇需检测乙肝两对半、HBV DNA水平、肝功能和上腹部超声,以判断其是否出现肝炎活动、肝纤维化及肝硬化。对于出现乙肝活动而需要进行抗病毒治疗的孕妇,药物首选TDF(富马酸替诺福韦二吡呋酯)。
    
阻断HBV母婴传播的抗病毒治疗
    对高HBV载量(HBV DNA≥2×105IU/ml)的孕妇在妊娠中、晚期进行抗病毒治疗,结合新生儿乙肝疫苗和乙肝免疫球蛋白的接种,能够进一步降低HBV母婴传播发生率。因此,妊娠期抗病毒治疗阻断HBV母婴传播,对消除HBV母婴传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分娩及新生儿护理
    分娩方式:研究结果表明,分娩方式与HBV母婴传播风险没有确切关系,剖宫产并未降低HBV母婴传播的发生率,故建议依据产科指征决定分娩方式。
    新生儿护理:新生儿出生后立即移至复苏台,离开母血污染的环境;彻底清除体表的血液、黏液和羊水;处理脐带前,需再次清理、擦净脐带表面血液等污染物,按操作规程安全断脐。
停药时机
    妊娠期服用抗病毒药物的母亲的停药时机取决于妊娠期抗病毒治疗的目的:(1)以阻断HBV母婴传播为目的而服用抗病毒药物的,分娩后检测HBsAg和HBeAg定量,如果HBsAg和HBeAg两个或其一水平显著下降,可继续抗病毒治疗。如果下降不明显,产后立即停药。(2)以治疗乙肝为目的而服用抗病毒药物的,产后不能停药,应长期抗病毒治疗。
    
婴儿免疫
    新生儿免疫接种是阻断HBV母婴传播的最重要的措施,对母亲HBsAg阳性孕妇的新生儿,新生儿出生后12小时内应尽快完成乙肝疫苗10μg/0.5 ml和HBIG 100IU的联合免疫,在其1月龄和6月龄时分别接种相同剂量的第2和第3针乙肝疫苗。
    
母乳喂养
    母亲未服用抗病毒药物者,新生儿接受规范的联合免疫之后,可以进行母乳喂养。如母乳喂养期间母亲出现乙肝活动,可给予抗病毒治疗,如果接受TDF治疗,可以母乳喂养。
    以阻断HBV母婴传播为目的而服用抗病毒药物的孕妇,分娩后停药,婴儿接受联合免疫之后,可以母乳喂养。
    以治疗乙肝为目的而服用抗病毒药物的孕妇,分娩后应继续用药,如果服用TDF治疗,可以母乳喂养。
    
婴儿免疫接种后的血清学检测
    对HBsAg阳性母亲的婴儿,于完成乙肝全程免疫接种1至2个月后,需抽静脉血检测乙肝两对半(定量)。如HBsAg阳性,还需进一步检测HBV DNA水平和肝功能生化学指标,以后每6个月随访1次,复查肝功能和病毒学指标。
    
婴儿乙肝免疫接种效果评价
    免疫接种成功:婴儿完成乙肝全程免疫接种1个月后随访,如果HBsAg阴性,但抗-HBs阳性(抗-HBs≥10mIU/ml),表明免疫接种成功。
    免疫接种无应答:婴儿完成乙肝全程免疫接种后血清学检测结果显示,HBsAg阴性和抗-HBs<10mIU/ml,需按0-1-6程序重复免疫接种。完成重复接种后1个月,再次检测乙肝两对半(定量)。
    免疫接种失败,发生HBV母婴传播:婴儿完成乙肝疫苗全程免疫接种1个月后随访,HBsAg阳性。发生HBV母婴传播的婴儿,还需检测HBV DNA和肝功能,并按慢性HBV感染者进行随访。如果出现肝炎活动,必要时应进行抗病毒治疗。
CopyRight:玉溪市医院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