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下一版
     
网站首页  
 
2022-04-06 第B03版:三版 大 |  中 |  小 
小科室 大作为

主诊医师负责制在针灸推拿科开花结果

作者: 来源:玉溪日报晨刊 字数:2617
    
    
    2020年9月,在针灸推拿科的科务会上,科主任张英提出了分医疗组工作的想法。基于当时医生整体年资及数量情况,初步确定分为三个组,在诊疗组内由组长具体负责,实行主诊医师负责制。
    什么是主诊医师负责制?就是在高年资医师的指导下,由主诊医师对患者入院、诊疗、查房、医嘱、治疗、出院实施全程管理,使医师更加了解和掌握患者的病情变化和治疗效果,能及时调整治疗方案,保证治疗效果。
    会后,大家议论纷纷:有的觉得本来人就少,这样一来大家更辛苦,休息时还要来查房、管病人、做治疗,完全没有自己的时间;有的觉得分组诊疗、主诊医师负责制破坏了同事间的感情,大家各管各,没有了相互协助,谁还没个事呢?尤其是在绩效上,可能差别还不小。
    科室人员不理解、不认同、积极性不高,各种难题阻碍着主诊医师负责制的落实。但主任张英和护士长江莎商量后决定,办法总比困难多,转变观念很重要,也需要过程,先推着走,遇到问题就会有解决的办法,干了才有希望。张英带领的医疗组首先开始尝试推行主诊医师负责制,而护士长带领的护理团队则全力配合主诊医师负责制推行。
    
改革之路
    在摸索中前行:医生少,既要上门诊,又要管住院,一天24小时不够用,医生和护士的工作量和压力倍增,加班成了常态。由于当时住院部与门诊的护理单元是分开运行,为了配合主诊医师负责制推行,让医生能节约更多时间为患者进行诊疗,门诊护士采取预约的方式,把住院病人都安排到门诊,将门诊和住院病人安排到不同时间段治疗,既兼顾了住院病人、门诊患者,也把医护人员工作效率最大化。
    一个月以后,科室的15张病床从原来的空床状态变为满床,并且第一次出现了排队住院的现象。改变了长期的空床状态,主诊医师负责制初显成效。这一小小的进步,让大家看到了希望,至少实行分组诊疗,推行主诊医师负责制这条路是正确的。
    15张床位不够用了怎么办?为了能解决床位的问题,经过张英主动申请和江莎积极协调,科室利用跨科收治病人这一政策,将病人收治到空床较多的其他科室,又为科室争取到10张床的物理空间,科室在院病人第一次增加到了日均25人次。
    为了更好地让患者了解针灸推拿科,知晓科室的诊疗范围和病种特点,科室在新大楼门诊各候诊区投放宣传展板,有针对性地介绍适合针灸推拿科治疗的疾病、诊疗方法及中医治疗的优势等,对科室工作进行宣传。
    
勇攀高峰
    2020年12月,科室迎来了推行主诊医师负责制的第二个契机。由于中医肛肠科搬迁,住院部由原来的三个科室共用变成了两个科室共用,床位也由原来的15张增加到36张,科室的物理空间得到扩大,运行效率也有了大幅提升。
    物理空间的扩大,加速了主诊医师负责制的进一步推行。针灸推拿科和皮肤科的护理单元也由针灸推拿科统一管理,护士长带领15名护士承担了针灸推拿门诊的治疗工作和针灸推拿科与皮肤科两个科室日均54名在院患者的临床护理工作,使门诊和住院工作协调起来更加方便快捷,减少了管理上存在的分歧,主诊医师负责制在科室推行得更加得心应手。在治疗效果上,由于主管医生全程负责,能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增加治疗手段,各类疾病疗效明显提升,由老病人推荐来的新病人逐渐增多。2020年,科室的各项指标均有很大提升,住院人次和出院人次大幅增加。
    经过一年时间的运行,张英带领的诊疗组在推行主诊医师负责制上已有了较成熟的经验,科室业务量也大幅增长。科室里曾经不支持主诊医师负责制的医师,态度也由原来的排斥慢慢变为接受,再到积极支持,在观念认知上有了很大转变。
    2021年11月,科室迎来了改革的第三次契机,也是最重要的一次。基于国家对中医药发展以及对中西医协同发展建设的重视,在院领导的大力支持下,科主任和护士长积极争取,经过多次协调努力,科室门诊搬迁到了1号楼。地理位置的改变让患者就医更加便捷,从挂号、就诊、缴费、治疗、取药等都能实现一站式服务,就医感受大大提升。而住院部与皮肤科分科后实行独立运行,环境更加优越,各种功能区域、配套设施更加完善。科室床位再一次从36张增加到42张,工作量急剧增加。在有限的医护资源下,为了更好地提高工作效率,服务好患者,科室全体医护人员一起讨论工作方法和运行模式,医生合理安排门诊及住院患者,分组分时段预约患者查房和治疗时间,护士实行门诊和住院部弹性排班,将岗位职责细化到小时。
    
硕果累累
    经过一年半的改革和发展,针灸推拿科医生真正认识到了主诊医师负责制推行的优势,也从心里接受这一制度的推行。2021年12月,科室再一次对诊疗组进行调整,并全面实行了主诊医师负责制,所有住院患者均由主管医师全程管理,绩效全面改革,从真正意义上让主诊医师负责制在针灸推拿科落地开花。
    主诊医师负责制的实施,改变了原来的“谁值班 谁分管”模式,从患者入院、查房、治疗、医嘱到出院由主管医生全程负责。医生清楚掌握患者的情况,能及时根据患者治疗效果调整治疗方案,治疗效果更加良好;患者知晓自己的主管医生,能及时向主管医生反映病情,医患沟通良好,患者满意度高,对科室临床工作评价高;门诊的便捷、就医环境的改善、治疗效果的提升和优质的服务树立了科室的良好口碑,患者的口口相传成为科室最好的宣传,也打响了玉溪市人民医院针灸推拿科的“金字招牌”。
    同时,为响应国家中西医协同发展的号召,科室医护人员积极在院内兄弟科室做宣传,开展中医会诊,帮助兄弟科室解决各种西医无法解决的疑难症状,提升治疗效果,促进患者康复。在整个改革过程中,绩效考核分配方案的落实,是调动医生积极性的重要杠杆。
    2021年,科室出院1225人次,较上年增长79%,护士工作量较上年增长144%,科室业务收入首次突破千万元大关,医疗性收入占比70%,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医疗价值的体现,主诊医师负责制的推行让大家看到了小科室也能有大作为。
    
未来可期
    一项新的改革要推行,前路总是充满艰辛和未知,当走过来时,才发现一路荆棘都开满了花,这是对针灸推拿科推行主诊医师负责制最好的总结。
    国家卫健委在《关于进一步加强综合医院中医药工作推动中西医协同发展的意见》中提出,加强综合医院中医临床科室建设,推行中西医协同发展,创新中西医协作医疗模式,将中医纳入多学科会诊,开展综合医院科室间中西医协同攻关,给未来的中医发展提供了明确的方向,指明了发展的道路。
    中西医协同发展已然成为医疗发展与改革的必然。作为我院的中医科室之一,玉医针推人定当继续努力、奋力前行,在医院的学科建设、业务提升和中西医协同发展上贡献自己的力量。  (江莎)
CopyRight:玉溪市医院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