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下一版
     
网站首页  
 
2022-06-13 第B03版:三版 大 |  中 |  小 
【走进科室】

急诊内科联合多学科成功救治一例危重症患者

作者: 来源:玉溪日报晨刊 字数:1487
   “是你们用精湛的技术、以高度的责任感,挽救了一个奄奄一息的脆弱生命,给了我父亲再次重生的机会;是你们用精妙的治疗方案让患者一天天好起来……”这是一封来自患者家属的感谢信,我院多学科联合救治了一位老年危重患者,患者康复后,其家属送上了感谢信和锦旗,以此向给予老人新生的所有医护人员表达感激之情。
    一个月前,由120急救中心从下级医院向我院急诊内科紧急转入了一名75岁的男性老龄患者,经初步了解,老人发烧一周并伴有多器官出血。接到电话后,值班医生立即向上级汇报,医务部立刻组织了急诊内科、心内科、泌尿外科、胃肠外科、骨外一科、心胸外科、血液内科、CT室、介入室、麻醉科、超声科等11个科室的医生到现场等待会诊。经多学科专家会诊后,发现患者右侧腰腹部、胸腔有明显出血,压迫到了多个器官,导致器官功能异常甚至衰竭,还伴有胸腔积液合并感染、脓毒血症、白细胞血小板减少、不明原因发热等并发症,再加上患者有脑梗、心脏病史,其情况极其危急。
    在医务部主任吕天虎与急诊内科主任唐元旭的紧急协商下,当即决定将患者收治到急诊重症监护室(EICU)。常务副院长郝应禄现场指导救治流程,随后紧急召开全院多学科联合诊治,根据患者的病情,立即决定对患者进行手术减压,解决血肿问题,手术后期再给予抗感染、止血等治疗,腰腹部出血涉及的是骨科,胸腔出血最好的治疗方式是进行微创手术,而患者的并发症需要由急症重症监护室进行治疗。郝应禄根据这些情况,迅速制定出最有效的方案:由骨外一科王国著、超声科赵克刚完成手术,EICU提供高级生命支持、并发症预防及治疗。患者在经过近四小时的手术后返回EICU进行后续治疗。由于抢救及时,患者在术后第二天已脱机拔管,出血已止住,腹腔压力接近正常,可自主呼吸,意识清楚,生命体征趋于平稳。
    患者在急诊内科住院及康复治疗的27天里,医生们找到了患者发热的病因并治愈了此疾病,患者也在这期间恢复了自主生活的能力。在这场争分夺秒与死神赛跑的生命保卫战中,医生们当机立断的决策和精湛的医疗技术赢得了患者及家属的高度赞扬。
    我院作为一家三甲综合性医院,会接诊更多复杂、危重的患者,有必要结合专病中心建设、质控中心建设等,创新属于医院自身特色的联合诊疗服务模式,为患者制定最佳的个体化治疗方案,进而避免单一治疗、重复治疗和过度治疗等问题,同时还可打破专业偏见和科学壁垒,促进多学科间的交流与合作。建立多学科联合会诊的优势:一是大大降低了疑难病患的就诊难度,节省了时间和费用,提高了诊治效率,使患者获得精准的评估和个体化治疗;二是开展多学科诊疗,临床和医技多科室共同阅片、集体讨论决策,加深了医生对疾病的认识和对其他专科最新进展的了解,开阔了视野,丰富了思路,培养了全面思维,直接推动了医疗水平的整体提升;三是有利于提高医院科研水平,推动医院学科建设。通过多学科协作诊疗(MDT)的建立,可以全面提升医院核心竞争力,推动医院可持续发展。
    玉溪市人民医院急诊内科为云南省重点专科,拥有急诊抢救床位15张、留观床位31张、急症监护床位20张、急诊住院床位17张、急诊输液椅50个。科室有医护人员91人,正高2人,副高13人。作为云南省重点专科,急诊内科拥有强大的救治能力:多次担当玉溪市突发公共灾害应急抢救任务;承担休克、呼吸衰竭、肝衰竭、重症急性胰腺炎等多器官功能衰竭急危重症患者救治;承担发热、重症肺炎、意识障碍等疑难患者诊治;负责我市急重症中毒患者救治,并为医院胸痛、卒中中心保驾护航。
    我院的综合实力逐步提升,推动了医院的发展,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得到了高质量的救治,为玉溪老百姓的健康保驾护航。         (杨耀鹏)
CopyRight:玉溪市医院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