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划人语 2013年上半年,玉溪市实施市外国内资金项目317项,使用市外国内资金193.7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234%,其中,使用省外资金149.1亿元,增幅为190%,招商引资总额排名全省第二位,增速排名第一。 在玉溪招商引资工作实现历史性突破的背后,是招商引资工作从坐等招商到主动招商、从项目招商到产业招商、从经济招商到社会招商的转变。而在大规模招商引资之后,我们看到的将是玉溪经济社会的跨越式发展。 
走出去宣传推介是招商引资工作的主要模式之一 
我市赴广州进行招商引资推介。 
正在加固改造的玉溪一中星华楼项目,标志着招商引资在民生领域有了新突破。 
依托力高箱包有限公司打造箱包生产产业链是产业招商的一大亮点。 
城市综合体建成之后,泷水塘老工业区将大有改观。 从坐等招商到主动招商 约访玉溪市招商合作局局长李明荣并不是件容易的事,因为他不是在洽谈项目就是在去洽谈项目的路上,好不容易约定时间面谈,他的手机也总是屡屡响起,接完电话他有些兴奋地告诉记者:“就在刚才,我们又签了两个大单。” “高位推动,强势推进。”李明荣如此概括今年玉溪的招商引资工作。据他介绍:2010年,我市使用省外资金79亿元,增幅为34%,招商引资总额排名第十一位,增速排名第六位;2011年,使用省外资金103亿元,增幅为30%,招商引资总额排名第七位,增速排名第八位;2012年,使用省外资金124.83亿元,增幅为21%,招商引资总额排名第十二位,增幅排名第十一位;2013年上半年使用省外资金149.1亿元,增幅为190%,招商引资总额排名第二位,增速排名第一位。“上述数据表明,无论是在资金到位率还是在增幅上来说,玉溪的招商引资工作都开创了四年来的新局面,这也说明全市上下各级干部群众对招商引资工作重要性有了进一步认识,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促进经济发展已逐步成为共识。”李明荣表示。 招商引资工作是一个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风向标、晴雨表,是构成地方经济竞争力的重要因素。那么,在总量第二、增幅第一的背后,到底是什么促成了玉溪招商引资工作的良好开局呢?在李明荣看来,机构健全、政策完善是招商引资开创新局面的基础保障。到6月底,市、县区的招商机构全部成立,领导班子配备和工作人员基本到位,为招商引资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如果说建立机构是明确了招商引资工作的主体,那么,《关于进一步加强招商引资工作的实施意见》、《玉溪市2013年度招商引资工作实绩考核办法(试行)》等一系列政策和制度的出台,则让招商引资方式有了根本转变。“企业都希望资本能在最短时间内迅速形成效益,这就要求招商引资工作改变过去的坐等招商为主动招商。为了留住企业,你得减少审批程序、压缩审批环节、提高办事效率,这种倒逼,让我们的工作有了紧迫感也有了动力。”李明荣强调。 在打造一流投资环境,营造亲商、爱商、护商的良好氛围之时,我市各县区正根据自身的特点和优势使尽浑身解数对各大项目进行包装和推介。今年上半年,华宁县以突出华宁优势为重点,共策划包装了42个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项目,并编印《中国泉乡云南华宁重点招商项目》6000多份,通过会展等平台宣传华宁、推介华宁的优势产业。同时,华宁县还聘请云南浙江商会会长、大公报云南办事处主任等10人为华宁县招商引资高级顾问,通过高级顾问,现已成功引进广东投资商投资聚龙湾项目。 “我们的目标是盯好500强,看好沿河海,不忘南与北,哪里有我们想要的项目,我们就到哪里去。”一位长期奋战在招商一线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自1月全市招商引资大会以来,我市除积极参加全省主办的各类招商活动外,还赴港澳、下广东、到昆明、在玉溪组织了5场大规模的对外招商引资推介会,先后与数百客商进行了广泛的接触和洽谈,取得了多项合作意向。今年上半年,仅市招商合作局就先后接待到玉溪投资考察的客商近百人次。随着工作力度的不断加大,今年上半年新增在谈项目80余项,新增签约项目77个,投资总额达760亿元。 |